“双双野田雀”出自唐代齐己的《黄雀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uāng shuāng yě tián què,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双双野田雀”全诗:双双野田雀,上下同饮啄。
暖去栖蓬蒿,寒归傍篱落。
殷勤避罗网,乍可遇雕鹗。
雕鹗虽不仁,分明在寥廓。
《黄雀行》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一场关于黄雀的故事,通过雀鸟的行动表达了作者对人情世事的触动。
诗词的中文译文:
双双野田雀,上下同饮啄。
暖去栖蓬蒿,寒归傍篱落。
殷勤避罗网,乍可遇雕鹗。
雕鹗虽不仁,分明在寥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野田中的黄雀为题材,通过描写雀鸟的行为展现了人间世事中的某些道理和情感。黄雀是一种平凡的小鸟,它们成双成对地觅食,相互依偎,共同度过寒暑。
诗中的“暖去栖蓬蒿,寒归傍篱落”描述了黄雀栖息的环境变化。在寒冷的冬天,黄雀们回到篱落寻找温暖;而在暖和的春天,它们去打雀草作巢。这种变迁也可视为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说:“殷勤避罗网,乍可遇雕鹗。雕鹗虽不仁,分明在寥廓。”这里的“罗网”象征了世俗纷争,而“雕鹗”是一种吞噬小鸟的猛禽。诗人赞赏黄雀们因智谋而能躲避罗网,但又感叹它们乍一遇到雕鹗时的无助。虽然雕鹗不仁,但它的存在也显现了世间的广袤和残实。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通过黄雀的生活经历,诗人意味深长地揭示了人生的变迁、喜悲交并以及世事的无常和残酷。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使得诗人的感慨更加深刻,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抒发。
huáng què xíng
黄雀行
shuāng shuāng yě tián què, shàng xià tóng yǐn zhuó.
双双野田雀,上下同饮啄。
nuǎn qù qī péng hāo, hán guī bàng lí luò.
暖去栖蓬蒿,寒归傍篱落。
yīn qín bì luó wǎng, zhà kě yù diāo è.
殷勤避罗网,乍可遇雕鹗。
diāo è suī bù rén, fēn míng zài liáo kuò.
雕鹗虽不仁,分明在寥廓。
拼音:shuāng shuāng yě tián què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