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岭南无地不春风”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岭南无地不春风”出自宋代李曾伯的《宁寿寺劭农登慈氏阁和李诚之柱间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ǐng nā mó dì bù chūn fē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岭南无地不春风”全诗

《宁寿寺劭农登慈氏阁和李诚之柱间韵》

岭南无地不春风

持酒殷勤问尔农,忧时同此原年丰。
他箱欲致崇墉积,耒耜宜加旷土功。
水北有田均夜雨,岭南无地不春风
吾皇德化形扶杖,亲见儿嬉七十翁。


赏析


《宁寿寺劭农登慈氏阁和李诚之柱间韵》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这首诗以农田丰收为主题,表达了对农民的关切和对国家繁荣的期许。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持酒殷勤问尔农,
手捧美酒,殷切地询问你们农夫,
With wine in hand, I sincerely ask you farmers,

忧时同此原年丰。
在困苦的时候,与你们一同分享往年的丰收。
In times of worry, we share the abundance of past years.

他箱欲致崇墉积,
他的箱篓欲堆满高墙,
His granaries aspire to be filled and stacked high,

耒耜宜加旷土功。
犁耕和耘耔应该努力开垦广阔的土地。
Plow and hoe should be used to cultivate vast lands.

水北有田均夜雨,
北方的水田在夜雨中一律受益,
The northern fields are blessed with nightly rain,

岭南无地不春风。
而南方的山地却无一片不受春风吹拂。
While in the southern hills, every inch is touched by the spring breeze.

吾皇德化形扶杖,
我们的皇帝德行显赫,形态稳健,
Our emperor, with his virtue and benevolence, stands tall,

亲见儿嬉七十翁。
亲自目睹着七十岁高龄的老人欢笑嬉戏。
Witnessing the laughter and playfulness of a seventy-year-old man.

诗词中以农田丰收为主题,表达了对农民的关切和对国家繁荣的期许。诗人以持酒殷勤问农民的方式,表达了对农民的敬意和关心。他希望农民们在困苦时能够想起往年的丰收,坚定信心,共同度过难关。他也表达了对农业发展的期望,希望农民们能够努力开垦土地,使粮仓堆满高墙。诗中描绘了北方的水田夜雨滋润,南方的山地受春风吹拂,展现了大地的生机和丰饶。最后,诗人提到了皇帝的德行和他亲自见证的七十岁老人的欢笑,传递出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农田的景象,通过对农田和农民的描写,表达了对农业丰收和国家繁荣的期望。诗人的赞美和期许,展现了他对农民和国家的关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农业的重视和尊重。这首诗既具有现实意义,也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具有积极向上的诗意。

“岭南无地不春风”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níng shòu sì shào nóng dēng cí shì gé hé lǐ chéng zhī zhù jiān yùn
宁寿寺劭农登慈氏阁和李诚之柱间韵

chí jiǔ yīn qín wèn ěr nóng, yōu shí tóng cǐ yuán nián fēng.
持酒殷勤问尔农,忧时同此原年丰。
tā xiāng yù zhì chóng yōng jī, lěi sì yí jiā kuàng tǔ gōng.
他箱欲致崇墉积,耒耜宜加旷土功。
shuǐ běi yǒu tián jūn yè yǔ, lǐng nā mó dì bù chūn fēng.
水北有田均夜雨,岭南无地不春风。
wú huáng dé huà xíng fú zhàng, qīn jiàn ér xī qī shí wēng.
吾皇德化形扶杖,亲见儿嬉七十翁。

“岭南无地不春风”平仄韵脚


拼音:lǐng nā mó dì bù chūn fē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作者简介


李曾伯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作者介绍


李曾伯的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李曾伯的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