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然诸友相忘意”出自宋代赵蕃的《郑仲理送行六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ān rán zhū yǒu xiāng wàng y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欢然诸友相忘意”全诗:几度拿舟湘水西,风雩亭下咏而归。
欢然诸友相忘意,不叩仙坛与佛扉。
《郑仲理送行六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几度拿舟湘水西,
风雩亭下咏而归。
欢然诸友相忘意,
不叩仙坛与佛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仲理送行的场景。郑仲理多次乘舟穿越湘水向西方远行,每次经过风雩亭时都会停下来吟咏。离别之际,他与诸多朋友欢快地交流,彼此相忘自然,不去拜访仙坛或佛扉,表达了他对自然与友情的珍重与推崇。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郑仲理送行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朋友和自然的真挚感情。诗中的“拿舟湘水西”一句,形象地表达了郑仲理多次乘舟离开的场景,既有离别的悲凉,又有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诗人用“风雩亭下咏而归”来形容诗人每次经过风雩亭时都会停下来吟咏,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而“欢然诸友相忘意”一句,则表达了与朋友相处的愉悦和自由,彼此之间没有矫揉造作或拘束,真诚而纯粹。最后一句“不叩仙坛与佛扉”,表明诗人不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而是将心思放在与世界的交流和人际关系的维系上,抒发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珍视。
整首诗流畅自然,行云流水,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离别场景,表达了对友情和自然的赞美和珍视。它既展示了诗人对未知冒险的勇气和探索的渴望,又表达了与友人相处的愉悦和纯真。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简洁的表达方式,使人感受到宋代文人对友情、自然和现实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人文情怀。
zhèng zhòng lǐ sòng xíng liù shǒu
郑仲理送行六首
jǐ dù ná zhōu xiāng shuǐ xī, fēng yú tíng xià yǒng ér guī.
几度拿舟湘水西,风雩亭下咏而归。
huān rán zhū yǒu xiāng wàng yì, bù kòu xiān tán yǔ fú fēi.
欢然诸友相忘意,不叩仙坛与佛扉。
拼音:huān rán zhū yǒu xiāng wàng yì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