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洞庭波浪帆开晚”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洞庭波浪帆开晚”出自宋代严羽的《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òng tíng bō làng fān kāi wǎ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洞庭波浪帆开晚”全诗

《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

洞庭波浪帆开晚

天涯十载无穷恨,老泪灯前语罢垂。
明发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
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鸟去迟。
世乱音书到何日?关河一望不胜悲。


赏析


诗词:《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

天涯十载无穷恨,
老泪灯前语罢垂。
明发又为千里别,
相思应尽一生期。

洞庭波浪帆开晚,
云梦蒹葭鸟去迟。
世乱音书到何日?
关河一望不胜悲。

中文译文:

在临川与郑遐之相逢时,题为《云梦》

天涯漂泊了十年,无尽的遗憾,
老泪落在灯前,语言停止。
明天再次启程,又是千里别离,
相思之情应当持续一生。

洞庭湖波浪翻滚,船帆在黄昏中展开,
云雾笼罩的梦境,鸟儿离去得晚。
世间纷乱的消息何时才能到达?
眺望关河远方,无尽的悲伤涌上心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严羽创作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相思之情的思考和感叹。

诗人描述了自己天涯漂泊十年的遭遇,感叹心中的无尽遗憾和悲伤。老泪在灯前滴落,语言已无法表达内心的苦楚。

然而,明天又将迎来新的离别,再次踏上千里之行。作者认为相思之情应当贯穿一生,无论离别多少次,思念之情永远如初。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洞庭湖的波浪和船帆在黄昏中的景象,以及梦境中云雾笼罩的景色和鸟儿迟迟离去的情景。这些景象与作者的心境相呼应,给人一种忧郁和凄凉的感觉。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感慨和对消息传递的渴望。他痛苦地问道,何时才能听到世间的安宁消息?眺望远方的关河,悲伤无尽。

整首诗以离别和相思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离愁别绪的深切感受和对乱世的忧虑。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含蓄,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深沉的悲凉之感。

“洞庭波浪帆开晚”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ín chuān féng zhèng xiá zhī zhī yún mèng
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

tiān yá shí zài wú qióng hèn, lǎo lèi dēng qián yǔ bà chuí.
天涯十载无穷恨,老泪灯前语罢垂。
míng fā yòu wèi qiān lǐ bié, xiāng sī yīng jǐn yī shēng qī.
明发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
dòng tíng bō làng fān kāi wǎn, yún mèng jiān jiā niǎo qù chí.
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鸟去迟。
shì luàn yīn shū dào hé rì? guān hé yī wàng bù shèng bēi.
世乱音书到何日?关河一望不胜悲。

“洞庭波浪帆开晚”平仄韵脚


拼音:dòng tíng bō làng fān kāi wǎn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三阮

作者简介


严羽严羽,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号“三严”;又与严肃、严参等8人,号“九严”。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作者介绍


严羽的生平

  严羽生年大致在1192~1197年间,这正是韩侂胄北伐失利,宋向金屈辱求和的时候。卒年约在1241~1245年间,距1279年元灭宋,仅三十余年。

  早年就学于邻县光泽县学教授包恢门下,嘉定六年(1213年),严羽二十二岁左右时,离开家乡福建邵武,至江西南城包恢之父包扬门下求学深造。包扬,是当地颇有声名的宿儒,他先后受学于陆九渊和朱熹,神契于陆门 “本心之学”。由于当时包扬已年届古稀,三年后包扬去世,严羽辞别师门,开始了长达七年左右时间的客游经历。在江西时曾受友人举荐进入幕府,主要做案牍工作,未能受重用,故仅做了一年时间就辞任远游至湖南,在湖南长沙、衡阳、洞庭等地漂游。在湖南洞庭时,严羽又曾进入军营幕府,仍然是做案牍文书工作而并不受重用。严羽深感郁郁不得志,再次离任漂游至江西临川,在临川交朋结友。

  嘉定十六年(1223年),严羽由江西临川返回家乡。绍定二年(1229年)十二月,福建路汀州发生了晏梦彪率领的农民起义,他们很快就攻下了汀州、邵武军、南剑州所属各县, 已近中年的严羽被迫离家避乱,飘泊于江西浔阳、南昌等地近三年。绍定三年(1230年)冬末,严羽第二次返乡。绍定五年(1232年),江湖派著名诗人戴复古任邵武府学教授,以严羽为代表的邵武青年才俊们的诗社活动因之更加活跃,严羽、李友山诸人也与戴复古结下了友情。戴复古《祝二严》诗曰:“前年得严粲,今年得严羽。我自得二严,牛铎谐钟吕。……羽也天姿高,不肯事科举,风雅与骚些,历历在肺腑。持论伤太高,与世或龃龉,长歌激古风,自立一门户。”

  嘉熙元年(1237年),戴复古辞教授职,返回台州。临行前作《别邵武诸故人》(《石屏诗集》),严羽则作《送戴式之归天台山歌》相赠。 第二年开春,严羽第三次离家,远游吴越。[2]在漫游期间,他先后到过吴中(今江苏吴县)、临安(今杭州)、钱塘和桐庐(今杭州附近)、瓜步镇(在今江苏六合县)等地。嘉熙三年(1239年)春末,严羽客居瓜步镇(今江苏六合),瓜步以北正是宋蒙对峙的战场。严羽在这里找到表叔吴陵,将自己论诗的书稿誊写出副本交给他。之后,来到了南昌,由于南昌为官的朋友张南卿苦苦挽留。严羽在南昌住了一年多。约在嘉熙四年(1240年)冬末返乡,始了逐渐淡出的隐居生活,他先隐居在城郊,后来移居到邵武城外东潭山一个清幽秀丽的地方。他的住宅依山傍水,是个典型的隐士山庄。他一年到头很少饮酒,朋友来访,也只是以清茶款待。大约在淳祐五年(1245年)秋,好友上官良史到他隐居地访问了他。据清季耆老传说,南宋末年,文天祥镇守南平,严羽以其年迈之躯离家投军。抗元彻底失败后,他坚守“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的信条,不肯投降元人,避隐民间,不知所终。

  有关严羽生平的资料非常有限,可供参考的仅有明朝弘治、嘉靖年间以及清朝乾隆年间编修的《邵武府志》、清代咸丰年间刊行的《邵武县志》、明代何乔远纂修的《闽书》、严羽同郡清代朱霞撰写的《严羽传》以及近代陈衍等编纂的《福建通志》等。

严羽的文学创作

  严羽教人学诗,必熟读《楚辞》,乃至于盛唐名家作品,并且反对苏轼、黄庭坚的诗风,称其为诗虽工,“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同时批评四灵派和江湖派。虽然生活在南宋末年,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但在元军入侵、国势垂危之际,仍很关心时事,爱国思想在诗中时有流露,对朝政弊端也颇多不满之词,如《北伐行》、《四方行》、《有感六首》等。所以戴复古说他“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引自朱雯《严羽传》)。他的七言歌行仿效李白,五律除学李外,还学杜甫、韦应物。但主要倾向仍为王(维)、孟(浩然)冲淡空灵一路。他最重要的成就在于诗歌理论,著有《沧浪诗话》。创作成就远逊于理论贡献,历来诗论家多指出这两方面的差距。《四库全书总目》说他的创作“志在天宝以前,而格实不能超大历之上”,“止能摹王孟之余响,不能追李杜之巨观也”。

  其诗集名《沧浪先生吟卷》(或名《沧浪吟》、《沧浪集》)2卷,共收入古、近体诗146首。有《邵武徐氏丛书·樵川二家诗》本。《沧浪诗话》则附于诗集之后。

严羽的诗论影响

  严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他启迪了元代诗人,影响覆盖了明代文艺理论界,深刻地影响了清代和近代。这是任何其他理论家都不曾有过的殊荣。

  从宏观上看,严羽的影响可以分为生前和去世后两大阶段。生前,他主盟诗坛诗社,直接指导了一批文坛后进,从而形成了一个诗派。他去世以后,他的历史作用就表现为思想影响。正是在这方面,才表现出一个思想家的本质和他对历史,对文明的贡献。《沧浪诗话》是一部极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其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以第一部分为核心。严羽论诗立足于它“吟咏性情”的基本性质,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论诗标榜盛唐,主张诗有别裁、别趣之说,重视诗歌的艺术特点,批评了当时经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弊病,对江西诗派尤表不满。又以禅喻诗,强调“妙悟”,对明清的诗歌评论影响颇大。《福建文苑传》以“扫除美刺,独任性灵”总括严氏诗论。《沧浪诗话》全书完全不涉及诗与儒道的关系及其在政治、教化方面的功能,而重视诗的艺术性和由此造成的对人心的感发,这与理学家的文学观恰成对立,很值得注意。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