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挑灯频问夜如何”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挑灯频问夜如何”出自宋代岳珂的《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iǎo dēng pín wèn yè rú hé,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挑灯频问夜如何”全诗

《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

挑灯频问夜如何

驾轺老子久婆娑,坐听笙歌拥绮罗。
十里西凉忆如意,百年南国比流梭。
吞声有恨哀蒲柳,纪节无人废蓼莪。
寂寞丹心耿梅月,挑灯频问夜如何


赏析


《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是岳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驾轺老子久婆娑,
坐听笙歌拥绮罗。
十里西凉忆如意,
百年南国比流梭。

吞声有恨哀蒲柳,
纪节无人废蓼莪。
寂寞丹心耿梅月,
挑灯频问夜如何。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闻说韩正伦检正挂冠后感慨万分,思念故交的心情。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寂。

诗词开篇,描绘了驾车久远,渐渐陌生的情景,传达出岁月流转的无情和人事易变的感慨。随后,诗人坐在那里,聆听着笙歌声,看着华美的罗绮,这些景物仿佛唤起了他关于过去的回忆。

接着,诗人回忆起了遥远的西凉,思念着曾经的如意,十里之外的风景让他的心中充满了久违的思绪。然后,他又将视线投向了百年之久的南国,把南国的流动的织机作为对比,表达出岁月的变幻和人生的短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吞声忍受着内心的痛苦和悔恨,他感叹着悲伤的蒲柳,抱怨着没有人珍惜纪节而废弃了蓼莪。这些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道德准则的思考和对于人心冷漠的不满。

最后两句诗,诗人以丹心比喻自己忠诚的情感,将寂寞的丹心与冷寂的梅月相对照,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夜晚的迷惑。他不断点亮灯火,频繁地询问夜晚的真实面貌,暗示了他对于人生意义的追问和对于世事的疑虑。

整首诗词以抒发诗人的感慨和忧伤为主题,通过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于现实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于人生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人生的哲理相结合,使诗词充满了情感的力量和思想的深度。

“挑灯频问夜如何”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én hán zhèng lún jiǎn zhèng guà guān gǎn tàn gù jiāo chàng rán jiǔ zhī ǒu chéng sān shǒu
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

jià yáo lǎo zi jiǔ pó suō, zuò tīng shēng gē yōng qǐ luó.
驾轺老子久婆娑,坐听笙歌拥绮罗。
shí lǐ xī liáng yì rú yì, bǎi nián nán guó bǐ liú suō.
十里西凉忆如意,百年南国比流梭。
tūn shēng yǒu hèn āi pú liǔ, jì jié wú rén fèi liǎo é.
吞声有恨哀蒲柳,纪节无人废蓼莪。
jì mò dān xīn gěng méi yuè, tiǎo dēng pín wèn yè rú hé.
寂寞丹心耿梅月,挑灯频问夜如何。

“挑灯频问夜如何”平仄韵脚


拼音:tiǎo dēng pín wèn yè rú hé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作者简介


岳珂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作者介绍


岳珂的文学成就

  岳珂著述甚富。居于金佗坊时,因痛恨祖父被秦桧陷害,著有《吁天辩诬》、《天定录》等书,结集为《金佗粹编》(28卷,续编30卷),为岳飞辩冤,是研究岳飞的重要资料。又著有《桯史》15卷、《玉楮集》8卷、《棠湖诗稿》1卷、《续东几诗余》、《小戴记集解》(稿佚)、《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1卷等。嘉定七年(公元1214),在嘉兴曾主修《嘉禾志》(未成书)。《桯史》以辨明“公是公非”为目的,通过对南宋朝野各阶层人物的言行的记载,表现了他对主战派和投降派人物的鲜明爱憎。书中所载之事,大都翔实可信。如《乾道受书礼》、《(范石湖)一言悟主》、《开禧北征》等条,可补史传之阙。其中对文人轶事的记载,诗文作品的转录,可资辑佚、校勘,也有助文学史研究。

  所著《玉楮集》8卷,有《三恬堂丛书》本。《棠湖诗稿》1卷,有《丛书集成》本。《金陀粹编》28卷,《续编》30卷,有清刊本。《愧郯录》15卷,有《四部丛刊》本。另有《宋少保岳鄂王行实编年》2卷,有《明辨斋丛书》本。《宝真斋法书赞》28卷,有《丛书集成》本。《桯史》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岳珂诗集有《棠湖诗稿》1卷,收宫词100首,作于端平元年(公元1234)同年编纂《岳氏宗谱》。宫词原系歌咏宫闱生活的词体,他因侄子自汴从军而归,追想东京盛时,写下了这组诗以系哀思。但诗中所写,有与事实不符的,《四库全书总目》疑为后人拟作,嫁名于珂。又有《玉楮集》8集,收嘉熙二年(公元1238)至四年(公元1240)的诗作共385篇。他的诗缺乏社会内容,仅有1篇《夏旱三首》写到农家生活。其他作品“虽时伤浅露”,“而轩爽磊落,气格亦有可观”(《四库全书总目·玉楮集》)。

岳珂的评价

  明万历年间,岳飞后裔岳元声建岳王祠(祠址在今嘉兴城区三塔路),内供有岳珂亲制的铜爵,上镌“精忠报国”4字,为岳珂书。南宋后,铜爵曾几次失而复得。清道光时,铜爵复存祠中。抗日战争前曾在杭州展出,抗日战争期间遗失。建国后,岳王祠坍废。岳珂在嘉兴的遗物还有“洗鹤石池”,今与“松化石”一起放置在南湖烟雨楼宝梅亭西侧。岳氏后裔散居在今嘉兴郊区建设乡旧岳村及桐乡市濮院镇。

岳珂的藏书故实

  为官之余,肆力于典籍和古物的收藏,曾到中原各地收集北宋文物典章,尤其是对北宋历代皇帝大臣的御笔和翰墨,编为《宝真斋法书赞》28卷。家富藏书,乃以家藏旧刻,设“相台家塾”,最知名刊刻《九经》、《三传》、《孟子注附音义》10卷、《论语集解附音义》10卷。以越中旧本注疏,参并兴国于氏、建安余仁仲本,凡20本,对音释注疏,反复参订,命良工入梓。后世推为善本。所撰《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于书本、字画、注文、音释、句读,脱简考异,皆罗列条目,详审精确。姚名达论“校勘学、版本学、刊刻学之确立,皆自兹始也”。其后贾似道刊《九经》,亦以数十种版本比较,雇百余人任校正,然独删落注疏,不及岳珂。著述甚多,因痛念祖父遭诬害,著有《吁天辩诬》、《天定录》等书,结集为《金陀粹编》28卷,续编30卷、《天定录》等。另有《桯史》15卷、《媿郯录》15卷、《玉楮集》8卷、《三命指迷赋补注》、《棠湖诗稿》1卷、《小戴记集解》(稿佚)《续东几诗余》、《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1卷等。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