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带归路”出自唐代李颀的《晚归东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yáng dài guī lù,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夕阳带归路”全诗:出郭喜见山,东行亦未远。
夕阳带归路,霭霭秋稼晚。
樵者乘霁归,野夫及星饭。
请谢朱轮客,垂竿不复返。
晚归东园
出郭喜见山,
东行亦未远。
夕阳带归路,
霭霭秋稼晚。
樵者乘霁归,
野夫及星饭。
请谢朱轮客,
垂竿不复返。
诗词的中文译文:
离开城郭喜欢看到山,
往东行也不算远。
夕阳伴随着归去的道路,
夜幕渐渐降临,秋稼将晚成熟。
樵夫们乘着晴朗的天气回家,
野夫们和点星之饭同赴美餐。
请让我代表红轮的客人谢谢您,
他下竿后将不再返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李颀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晚归的场景,并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人出郭向东行走,眼前出现了令人喜悦的山景。夕阳伴随着归家的路途,暗示着一天的劳动即将结束,人们回家的脚步也渐渐放慢。夜幕降临,秋天的农作物将会很快成熟,这给人一种宁静温暖的感觉。
诗中出现的樵夫和野夫可理解为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他们乘着晴朗的天气和勤劳的劳作结果归家,并与家人一起享用晚饭。野夫则暗示了在田地中采集食物的野菜或果实,他们也在田间享受生活。
诗的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一个叫朱轮的客人的请求。这个客人可能是一个渔夫,诗人感谢他将渔竿留在此地,因为他不再返回,田园的宁静将会持续下去。
整首诗以朴素自然的笔法,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和对平和宁静时光的追求。
wǎn guī dōng yuán
晚归东园
chū guō xǐ jiàn shān, dōng xíng yì wèi yuǎn.
出郭喜见山,东行亦未远。
xī yáng dài guī lù, ǎi ǎi qiū jià wǎn.
夕阳带归路,霭霭秋稼晚。
qiáo zhě chéng jì guī, yě fū jí xīng fàn.
樵者乘霁归,野夫及星饭。
qǐng xiè zhū lún kè, chuí gān bù fù fǎn.
请谢朱轮客,垂竿不复返。
拼音:xī yáng dài guī lù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李颀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长期居住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一度任新乡县尉,不久去官。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有时来往于洛阳、长安之间。他的交游很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诗人王维、高适、王昌龄、綦毋潜等,都有诗什往还。他还喜欢炼丹修道,王维有诗相赠说:“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赠李颀》),约在天宝末去世。
李颀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一说东川(今四川三台一带)人。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后刻苦读书。隐居颍阳(今河北南许昌)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考取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任职多年,没有升迁,晚年仍过隐居生活。他一生交游很广,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 、 《古意》 、 《塞下曲》等。李颀还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长歌著名,也擅长短诗,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后人推崇。 《全唐诗》中录存李颀诗三卷,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
足以表现他的诗歌成就的大致有这样四个方面:
边塞诗
如《古意》、《古从军行》,以豪迈的语调写塞外的景象,揭露封建帝王开边黩武的罪恶,情调悲凉沉郁。
描写音乐的诗篇
如《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听安万善吹觱篥歌》,记述的是当时自西域传入的新声,可以看出唐朝文化艺术的多方面发展。
寄赠友人之作
有《送陈章甫》、《别梁锽》、《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赠张旭》等,着力描叙一些不得施展怀抱的,有才能的人物。诗中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发展了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
修道生活情趣
殷璠称之为"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也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河岳英灵集》),但有浓厚的消极思想,不能代表其主要成就。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颀诗集 1卷。今存《李颀集》有《唐人小集》本1卷;《唐诗二十六家》本3卷。《全唐诗》编为 3卷,但仍有遗漏。如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李颀诗"条提到并加以称许的"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四句,就不见于《全唐诗》。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