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井夜闻邻果落”出自唐代方干的《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ū jǐng yè wén lín guǒ luò,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枯井夜闻邻果落”全诗:弟子已攀桂,先生犹卧云。
(寄李频及第,见《鉴戒录》)
把得新诗草里论。
(干师徐凝,常刺凝云云,反语为村里老也)
枯井夜闻邻果落,废巢寒见别禽来。
(贻天目中峰客,以上见《纪事》)
《句》一诗的中文译文为:“弟子已攀桂,先生犹卧云。” 这句诗是方干寄给李频的,李频因他的才能而在考试中合格。这句诗表达了方干对李频成功的祝贺之情。
这首诗意味深长,抒发了对先生的敬仰之情和对成功的赞美。诗中的“弟子已攀桂”表示方干已经通过美好的意象攀登到成功之巅,而“先生犹卧云”则暗指李频的才华仍未得到充分的发掘,非常有潜力。整首诗以寓意和象征手法将方干对李频的祝贺和羡慕绘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巧妙运用,表达了对才华和成就的敬佩与艳羡之情。同时也展示了方干的自觉与自省,他用自己的诗才欣赏和评价自己的诗作,以此表达对李频的认同和夸奖。
这首诗以枯井里传来的隔壁果树的果实掉落声和废弃的鸟巢里又有了新的禽类的到来,形象地表达了传人才能代代相传和新旧更替的观点。整首诗给人以静谧、清新的感受,展现了唐代文学的高超技巧和对自然的独到理解。
尽管这首诗字数不多,但通过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言辞和意象的灵活使用,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李频才华和潜力的赞美和敬慕之情。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诗歌也唤起读者对大自然的感悟和自然界的生生不息的变化之美的思考。
jù
句
dì zǐ yǐ pān guì, xiān shēng yóu wò yún.
弟子已攀桂,先生犹卧云。
jì lǐ pín jí dì, jiàn jiàn jiè lù
(寄李频及第,见《鉴戒录》)
bǎ dé xīn shī cǎo lǐ lùn.
把得新诗草里论。
gàn shī xú níng, cháng cì níng yún yún,
(干师徐凝,常刺凝云云,
fǎn yǔ wèi cūn lǐ lǎo yě
反语为村里老也)
kū jǐng yè wén lín guǒ luò, fèi cháo hán jiàn bié qín lái.
枯井夜闻邻果落,废巢寒见别禽来。
yí tiān mù zhōng fēng kè,
(贻天目中峰客,
yǐ shàng jiàn jì shì
以上见《纪事》)
拼音:kū jǐng yè wén lín guǒ luò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县芦茨乡)。唐宝历中,参加科举考试不第。以诗拜谒钱塘太守姚合。初次见面,因其容貌丑陋,姚合看不起他,待读过方干诗稿后,为其才华所动,于是满心欢喜,一连款待数日。开成年间,常与寓居桐江的喻凫为友,并与同里人李频唱和,诗来歌往,关系甚笃。大中年间,流寓会稽鉴湖。咸通年间,浙东廉访使王龟慕名邀请,一经交谈,觉得方干不仅才华出众,且为人耿直,于是竭力向朝廷推荐。终因朝廷腐败,忌贤妒能,不被起用。后人赞叹他“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
方干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