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厨烟著柳细濛濛”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厨烟著柳细濛濛”出自宋代李弥逊的《席上信笔六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ú yān zhe liǔ xì méng mé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厨烟著柳细濛濛”全诗

《席上信笔六首》

厨烟著柳细濛濛

游丝无力击春风,水面从飘点点红。
晚渡舟横人独立,厨烟著柳细濛濛


赏析


《席上信笔六首》是李弥逊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游丝无力击春风,
水面从飘点点红。
晚渡舟横人独立,
厨烟著柳细濛濛。

译文:
微弱的游丝无法抵挡春风的吹拂,
水面上漂浮着点点红色。
黄昏时分,渡船横渡,孤独的人独立其中,
厨房的炊烟笼罩着细细的柳枝,朦胧而柔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而美丽的场景,展示了李弥逊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诗人以游丝和春风作为开篇,游丝无力击破春风,暗示了人力的微弱与自然力量的强大相比较。水面上点点红色的浮萍,可能是春天中的花瓣或者细小的生物,给人留下一种温暖和生机的印象。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黄昏时分的情景,渡船横渡江面,而其中一人独自站立,形成了一种孤独的氛围。这种孤独并不是悲伤的,而是与自然相融合的一种宁静和思考的时刻。

最后两句描述了晚霞笼罩下的景象,厨房的炊烟在柳树的细枝上蔓延,形成了一种朦胧的美感。细腻的烟雾与柔美的柳枝交相辉映,给人一种虚幻而宁静的感觉。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暗示表现出自然景物的柔美、宁静与人与自然的交融。通过对微小细节的关注,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对生命的敏感和独特的感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美丽而恬静的意境。

“厨烟著柳细濛濛”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í shàng xìn bǐ liù shǒu
席上信笔六首

yóu sī wú lì jī chūn fēng, shuǐ miàn cóng piāo diǎn diǎn hóng.
游丝无力击春风,水面从飘点点红。
wǎn dù zhōu héng rén dú lì, chú yān zhe liǔ xì méng méng.
晚渡舟横人独立,厨烟著柳细濛濛。

“厨烟著柳细濛濛”平仄韵脚


拼音:chú yān zhe liǔ xì méng méng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