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紫绂换征衣”出自唐代皇甫冉的《送袁郎中破贼北归》,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ng tú zǐ fú huàn zhēng yī,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中途紫绂换征衣”全诗:优诏亲贤时独稀,中途紫绂换征衣。
黄香省闼登朝去,杨仆楼船振旅归。
万里长闻随战角,十年不得掩郊扉。
□□□□□□□,但将词赋奉恩辉。
送袁郎中破贼北归
优诏亲贤时独稀,
中途紫绂换征衣。
黄香省闼登朝去,
杨仆楼船振旅归。
万里长闻随战角,
十年不得掩郊扉。
□□□□□□□,
但将词赋奉恩辉。
中文译文:
送袁郎中破贼北归
优美的诏令嘉奖贤才时常罕见,
行至半途,袁郎中衣袍换上紫色的绂带。
在黄香宫的大门上登朝去,
杨家仆人驾驶楼船神速返回故乡。
万里之外传来战角声,
十年来郊外的大门未曾关掩。
(缺失两句,暂无法翻译)
但愿他的诗文作品能被皇帝赏识。
诗意和赏析:
《送袁郎中破贼北归》是唐代皇甫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写道,贤能的诏令和嘉奖很少见,袁郎中在半途中换上了紫色的绂带以示功绩。他北归时,黄香宫的大门为他开启,他乘坐杨家仆人驾驶的楼船快速回到了故乡。战争的角声传遍万里之地,十年来郊外的大门未曾关闭。接下来的两句缺失,无法完整理解诗意。最后一句表达了希望袁郎中的诗文作品能被皇帝所赏识,得到官方的认可和褒奖。
这首诗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袁郎中破贼北归的情景,凸显了他的英勇和功绩。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袁郎中才能的赞赏,并希望他的才华能被皇帝所赏识。整首诗意境明确,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袁郎中的敬佩和对才华的渴望。
sòng yuán láng zhōng pò zéi běi guī
送袁郎中破贼北归
yōu zhào qīn xián shí dú xī, zhōng tú zǐ fú huàn zhēng yī.
优诏亲贤时独稀,中途紫绂换征衣。
huáng xiāng shěng tà dēng cháo qù,
黄香省闼登朝去,
yáng pū lóu chuán zhèn lǚ guī.
杨仆楼船振旅归。
wàn lǐ cháng wén suí zhàn jiǎo, shí nián bù dé yǎn jiāo fēi.
万里长闻随战角,十年不得掩郊扉。
, dàn jiāng cí fù fèng ēn huī.
□□□□□□□,但将词赋奉恩辉。
拼音:zhōng tú zǐ fú huàn zhēng yī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仄韵) 去声五未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皇甫冉才华横溢,佳作颇多,留给后人的有《皇甫冉诗集》3卷、《全唐诗》收其诗2卷,补遗7首,共241首。诗歌多写离乱漂泊、宦游隐逸、山水风光。诗风清逸俊秀,深得高仲武赞赏。《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事见《新唐书·传文艺》、《唐诗纪事》卷二七、《唐才子传》卷三。
安史之乱后,唐朝统治由盛而衰。处在此时此境,他所赋诗文,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状况。皇甫冉寓居义兴,对义兴的山山水水情有独钟,题咏颇多。有《荆溪夜湍》、《洞灵观》、《三月三日同义兴李明府泛舟》等著名诗作。如《荆溪夜湍》云:“惊湍流不极,夜渡识云岑。长带溪沙浅,时因山雨深。方同七里路,更逐五湖心。揭厉朝将夕,潺谖古望今。花源若许到,虽远亦相寻。”《洞灵观》云:“孤烟灵洞远,积雪暮山寒。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明月开金篆,焚香人木兰。”《三月三日同义兴李明府泛舟》云:“江南烟景复如何,闻道新亭便可过。处处艺兰春浦绿,萋萋藉草远山多。壶觞须就陶彭泽,风俗犹传晋永和。更使轻桡随转去,微风落日水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