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莎露啄鱼禽”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莎露啄鱼禽”出自明代杨基的《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 lù zhuó yú qí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莎露啄鱼禽”全诗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莎露啄鱼禽

出门山气夕,循径入谿阴。
野水经寒浅,秋风到晚深。
草潜惊鹘兔,莎露啄鱼禽
自采黄花嗅,谁知独步心。
¤


赏析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日郊外居住的景象和内心的思绪。

诗词的中文译文:
出门山气夕,循径入谿阴。
野水经寒浅,秋风到晚深。
草潜惊鹘兔,莎露啄鱼禽。
自采黄花嗅,谁知独步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郊居为背景,以作者自然而深沉的感受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心境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首先,诗人描述了出门时山间的气息在傍晚逐渐浓郁,从而带给人们深沉的感受。循着小径进入幽深的山谷,景色更加幽暗,蕴含着一种神秘的氛围。

其次,诗人提到了野水在寒冷的秋天变得浅薄,而秋风在傍晚时分更加深沉。这种描绘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寓意了人生中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

然后,诗人以草丛中的鹘兔被惊起和莎草上的鸟禽啄食为形象,揭示了自然界中的生灵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情景。这种描写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最后,诗人通过“自采黄花嗅,谁知独步心”这句诗,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悟和心境。作者在自然中采摘黄花,并嗅到花香,这种寂静中的感受只有自己能够领悟。这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思索人生、沉思心境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在秋日郊居中的深情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沉。

“莎露啄鱼禽”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ù qū qiū rì jiāo jū zá xìng shí shǒu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chū mén shān qì xī, xún jìng rù xī yīn.
出门山气夕,循径入谿阴。
yě shuǐ jīng hán qiǎn, qiū fēng dào wǎn shēn.
野水经寒浅,秋风到晚深。
cǎo qián jīng gǔ tù, shā lù zhuó yú qín.
草潜惊鹘兔,莎露啄鱼禽。
zì cǎi huáng huā xiù, shéi zhī dú bù xīn.
自采黄花嗅,谁知独步心。
¤

“莎露啄鱼禽”平仄韵脚


拼音:shā lù zhuó yú qín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作者简介


杨基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作者介绍


杨基的文学创作

  杨基以诗著称,亦兼工书画,尤善绘山水竹石。其元末诗作,大多表现维护元代统治立场,入明后,仍眷怀元室。风格异于高启,多不能摆脱元诗靡丽纤细风习,他的无题、香奁诸体尤甚。王世贞批评它颇伤“风雅”(《艺苑卮言》)。他的写景咏物之作尚有佳品。如《天平山中》:“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观察入微,描绘如画,诗人一路沉醉于花香鸟语之中的悠然自得心情跃然纸上。其他如《春草》、《春暮西园杂兴》等诗,亦细腻自然,情景交融。其中名句如“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一树杨花三日雨,池塘春水绿萍多”等,向为人所称颂。五律《岳阳楼》境界开阔,起结尤入神境。时人以此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古风《挂剑台》写吴季子讲求信义的坦荡胸怀,形象鲜明,风格苍劲,语言俊爽峭拔,不同于他的其他近体诗风,另开一新境界。

  著作有《眉庵集》12卷,补遗 1卷。按古体、歌行、律诗、绝句、长短句及词曲分卷排列。明成化重刻时,江朝宗为之作序。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