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永日自忘归”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永日自忘归”出自唐代李德裕的《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ǒng rì zì wàng guī,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永日自忘归”全诗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

永日自忘归

西园最多趣,永日自忘归
石濑流清浅,风岑澹翠微。
晓翻红药艳,晴袅碧潭辉。
独望娟娟月,宵分半掩扉。

标签:忘归

赏析


这是一首唐代李德裕的诗词《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西园》。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园最多趣,永日自忘归。
石濑流清浅,风岑澹翠微。
晓翻红药艳,晴袅碧潭辉。
独望娟娟月,宵分半掩扉。

诗意:
这首诗以西园为背景,描绘了春日傍晚时分的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思绪。西园被描述为一个充满趣味的地方,让人感到宁静而舒适。在这里,作者可以忘记归家的时间,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中。

诗人通过描绘石濑流水的清澈浅远,以及微风中岑岑翠绿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清澈的水流和宁静的微风使人感到宁静和放松。

诗中还描绘了早晨和晴朗的景象。清晨时分,红色的花草在阳光下绽放艳丽,而晴朗的天空下的碧潭则闪耀着明亮的光芒。这些描绘增强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独自仰望天空中皎洁的月亮,这是一个安静而宁谧的夜晚景象。半掩的门扉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氛围,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意境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对西园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所述的景物在读者的心中勾勒出美好的画面,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清新和宁静。

诗歌运用了丰富的形象和细腻的语言,用纯净的自然景色和明亮的色彩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通过对水流、风和花草的描绘,诗人创造了一种和谐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宁静和安逸。

最后两句以月亮为中心,将诗歌的情感引向一种寂寞和思念的氛围。通过描写寂静的夜晚和半掩的门扉,诗人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这种情感的转变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深情和内敛的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意境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的内心感受,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同时蕴含着对远方和过去的思念之情。

“永日自忘归”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ūn mù sī píng quán zá yǒng èr shí shǒu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

xī yuán zuì duō qù, yǒng rì zì wàng guī.
西园最多趣,永日自忘归。
shí lài liú qīng qiǎn, fēng cén dàn cuì wēi.
石濑流清浅,风岑澹翠微。
xiǎo fān hóng yào yàn, qíng niǎo bì tán huī.
晓翻红药艳,晴袅碧潭辉。
dú wàng juān juān yuè, xiāo fēn bàn yǎn fēi.
独望娟娟月,宵分半掩扉。

“永日自忘归”平仄韵脚


拼音:yǒng rì zì wàng guī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作者简介


李德裕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作者介绍


李德裕的生平

  李德裕(787—850年1月26日),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诗人;字文饶,真定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幼有壮志,苦心力学,尤精《汉书》、《左氏春秋》。穆宗即位之初,禁中书诏典册,多出其手。历任翰林学士、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左仆射、并在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和武宗开成五年(840年)两度为相。主政期间,重视边防,力主削弱藩镇,巩固中央集权,使晚唐内忧外患的局面得到暂时的安定。
公元844年,辅佐武宗讨伐擅袭泽潞节度使位的刘缜,平定泽、涟等五州。功成,加太尉赐封卫国公;李德裕长期与李宗闵及牛僧儒为首的朋党斗争,后人称为“牛李党争”,延续40年,牛李党争最早可上溯唐宪宗时文饶父吉甫与牛等的矛盾,纵观史实,文饶执政功勋卓著,威震天下;牛党执政,无所作为,国势日弱,武宗即位,信用文饶,一扫朋党,内平河北藩镇,强藩觫手;外击破回纥,威震土蕃、南诏;唐室几竟中兴,宣宗即位,嫉文饶威名,初贬荆南,次贬潮州;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再贬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区大林乡附近)司户,次年正月抵达。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十二月十日(850年1月26日)卒于贬所,终年63岁;李德裕逝后10年被追封为太子少保、卫国公,赠尚书左仆射。公元849年,李德裕病逝在崖州。与他同时代的李商隐称他为“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近代梁启超把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然而,与上述五个人比起来,李德裕的名字毕竟不响,之所以不响,是不是因为在“会昌中兴”和“牛李党争”的问题上,他太平均用力了呢?

  李德裕在琼期间,著书立说,奖善嫉恶,备受海南人民敬仰,生前代表作有《会昌一品集》、《左岸书城》、《次柳氏旧闻》等。中国象棋发明者。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