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夜镫曾醉藕花凉”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夜镫曾醉藕花凉”出自宋代陈著的《醉中示梅山弟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è dèng céng zuì ǒu huā liáng,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夜镫曾醉藕花凉”全诗

《醉中示梅山弟二首》

夜镫曾醉藕花凉

夜镫曾醉藕花凉,{上竹下锂}担归来雨亦香。
閒里不妨长聚首,人生能得几斜阳。


赏析


《醉中示梅山弟二首》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夜晚醉骑过莲花池,背上竹篓、下装满莲藕,归来时雨水也散发着芳香。闲暇时兄弟们常常聚首,人生能有几个斜阳时光。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夜晚醉马归来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作者醉骑经过莲花池,背上的竹篓装满了采摘的莲藕,雨水的洗涤使得莲藕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诗中提到兄弟们常常在闲暇时聚首,这种友情的聚会使得人生更加充实。最后一句表达了人生有限,能拥有多少美好时光是不确定的,因此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夜晚归来的场景,通过描写醉骑、莲藕和雨水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意境。诗人通过写兄弟们的聚首,强调了友情和亲情的重要性,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够有闲暇时光与亲朋好友相聚,共同分享快乐,这是一种宝贵的人生体验。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生命有限性的思考,斜阳的时光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因此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不要虚度光阴。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朴实而温馨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表达了对友情、亲情和生命的珍视。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展示了陈著优雅的诗歌才华。

“夜镫曾醉藕花凉”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uì zhōng shì méi shān dì èr shǒu
醉中示梅山弟二首

yè dèng céng zuì ǒu huā liáng, shàng zhú xià lǐ dān guī lái yǔ yì xiāng.
夜镫曾醉藕花凉,{上竹下锂}担归来雨亦香。
xián lǐ bù fáng zhǎng jù shǒu, rén shēng néng dé jǐ xié yáng.
閒里不妨长聚首,人生能得几斜阳。

“夜镫曾醉藕花凉”平仄韵脚


拼音:yè dèng céng zuì ǒu huā liáng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作者简介


陈著(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作者介绍


陈著的生平

  陈著,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朝词人。1214年生。宝祐四年(1256)进士。官著作郎,出知嘉兴府。忤贾似道,改临安通判。著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

  四年,除著作郎。以忤贾似道,出知嘉兴县。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嵊县。七年,迁通判扬州,寻改临安府签判转运判,擢太学博士。十年,以监察御史知台(樊传作合)州。宋亡,隐居四明山中。元大德元年卒,年八十四。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各本文字多残缺错漏,其中诗缺二卷。事见清樊景瑞撰《宋太傅陈本堂先生传》(见清光绪本卷首),清光绪《奉化县志》卷二三有传。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