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欲出未出光辣达”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欲出未出光辣达”出自宋代赵匡胤的《日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ù chū wèi chū guāng là dá,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欲出未出光辣达”全诗

《日诗》

欲出未出光辣达

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


赏析


诗词:《日诗》
朝代:宋代
作者:赵匡胤

欲出未出光辣达,
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
逐却残星赶却月。

中文译文:

太阳欲升起,但尚未冉冉升起的光辣达,
千山万山的景色像火一样熊熊燃烧。
转眼间,太阳已经登上天空,
驱散了残存的星星,赶走了明亮的月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太阳升起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观。诗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太阳的光芒形容为"光辣达",以突出其耀眼的明亮。作者通过描述千山万山如火般燃烧的景色,表达了太阳初升时的辉煌和热烈。随着时间的流逝,太阳逐渐升至天空,驱散了残存的星星,赶走了明亮的月亮,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这首诗通过对太阳升起过程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和无穷的力量。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太阳升起的喜悦和对光明的向往。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展示了宋代诗人赵匡胤卓越的写作技巧。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能够引发对光明、温暖和希望的思考。

“欲出未出光辣达”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rì shī
日诗

yù chū wèi chū guāng là dá, qiān shān wàn shān rú huǒ fā.
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
xū yú zǒu xiàng tiān shàng lái, zhú què cán xīng gǎn què yuè.
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

“欲出未出光辣达”平仄韵脚


拼音:yù chū wèi chū guāng là dá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七曷

作者简介


赵匡胤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宋太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年轻时曾经在少林寺学习武术。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死后葬于郑州巩义宋陵之永昌陵。

作者介绍


赵匡胤的散闻轶事

为人处事
  一、宋太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他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二、与历史上其他著名的王朝相比,宋太祖所创建的宋朝以其鲜明的文人政治特色而登上中国文治盛世的顶峰,可谓中国君主专制史上的最开明的一个王朝,因此,尽管宋朝300年的基业中,长期积弱,但在民间却享有盛誉,并对后世历代产生深远影响。

治国手段
  赵匡胤虽然登上了皇帝宝座,但他却不敢高枕无忧。通过这次兵变,他深刻地认识到,武将们在废立皇帝、改朝换代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能量。是啊,他自己既然可以以武将的身份和实力去推翻国君,其它将领不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推翻他吗?想到这里,他不寒而栗。尤其使他感到威胁的,是一些声望较高又握有重兵的大将,为了防患于未然,赵匡胤决计拿他们开刀。
  首先,太祖废除了殿前都点检一职,接着就导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喜剧。一日,禁军大将石守信等奉召来到后花园,太祖设宴相待。酒过三巡,太祖故作愁眉不展状,开口说道:“我要不是靠你们出力,到不了这个地步,但做皇帝太艰难了,实在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晚上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忙问其故,太祖就说:“这不难知道,谁不想做皇帝呢?”石守信等一听,惊恐万状,纷纷表白道:“陛下何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不然!”太祖断然说道,“你们虽无异心,然而倘若你们部下希求富贵,一旦以黄袍加你之身,尽管你不想做皇帝,能办到吗?”众将一听,都吓得离席叩头,请求太祖指示一条“可生之途”。太祖才表明了自己的真正意思:“人生如白驹过隙,求富贵者,不过想多积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免遭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出守地方,方多买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再同你们结为婚姻之家,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不很好吗?”众将明白了太祖的意思,一齐下拜说道:“陛下关心臣等,真可谓生死而肉骨啊!”第二天都称病职。太祖大喜,安排他们到地方做节度使。赵匡胤几杯美酒,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大将专军权的问题,被誉为“最高政治艺术的运用”,成为千古佳话。

其他
  1.有一次,他设宴招待群臣。其中有一个翰林学士,名叫王著,原是后周的臣子,这时喝醉了酒,思念故主,当众喧哗起来。群臣大惊,都为他捏一把汗。太祖却毫不怪罪,命人将他扶出去休息。王著不肯出去,掩在屏风后面大声痛哭,好容易才被左右搀扶出去。第二天,有人上奏说王著当众大哭,思念周世宗,应当严惩。太祖说:“他喝醉了。在世宗时,我和他同朝为臣,熟悉他的脾气。他一个书生,哭哭故主,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让他去吧。”
  2.赵匡胤有一次乘驾出宫,经过大溪桥时,突然飞来一支冷箭,射中黄龙旗。禁卫军都大惊失色,太祖却拍着胸膛说:“谢谢他教我箭法。”不准禁卫去搜捕射箭者。以后果然也就没事了。
  3.邯郸一赵姓大户人家,人称赵员外。赵员外家境殷实,乐善好施,五代十国混战时期,南征北战的赵匡胤,战伤累累,一次征战邯郸,战伤加上伤寒病袭身,晕死在邯郸火磨庙,幸被赵员外和家人救起,好生照料,尤其是赵家秘制的酥鱼和酥鱼汤,滋补强身,赵匡胤半个月恢复如常人,公元960年,赵匡胤在开封府黄袍加身,登基做了皇帝后,念念不忘赵员外的救命之恩,亲派嫡系大将石守信豪修赵府大院,官赐三品。赵匡胤多次提起,没有赵员外,就没有大宋江山。
  4.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将,却很喜爱读书,常手不释卷。他跟从周世宗平江淮(今淮河流域)时,有人向周世宗告密说,他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私物,其中都是财宝。世宗派人去检查;车中却只有几千卷书籍。世宗问他:“你是武将,要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没有好的计谋贡献给陛下,只能多读些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赵匡胤称帝后,也很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疑难问题,问宰相赵普,赵普回答不出。再问读书人,学士陶毂、窦仪准确地回答出了,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读书不多的文臣武将,赵匡胤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书,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赵普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变得手不释卷的。赵匡胤用人不问资历。他一方面命令臣下要注意选拔有才能而缺少资历的人担当重任;另一方面,他自己也随时留心内外百官,见谁有什么长处和才能,他都暗暗地记在本子上。每当官位出缺,他就翻阅本子,选用适当的人去担任。这又使臣下都致力于提高自己。 赵匡胤颇有胆略。在他称帝之初,节度使的势力很盛,骄横难制。有一天,赵匡胤将他们召来,授给他们每人一把佩剑,一副强弓,一匹骏马,然后他也单身上马,不带卫士,和这些节度使一起驰出皇宫。到了固子门的树林之中,又与他们一起下马饮酒。饮了几杯酒以后,赵匡胤突然对他们说:“这里僻静无人,你们之中谁想当皇帝的,可以杀了我,然后去登基。”这些节度使都被他的这种气概镇住了,一个个拜伏在地,战栗不止,连称“不敢,不敢”。赵匡胤再三询问,他们吓得只是埋头不语。赵匡胤就训斥他们说:“你们既然要我做天子,就应当各尽臣下的职责,今后不准再骄横不法,目无天子!”节度使们都三呼万岁,表示顺从。
  5.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回师进入汴京皇宫时,见宫妃抱着一个婴儿,就问是谁的儿子。回答说是周世宗子。当时,范质、赵普、潘美都在一旁,赵匡胤问他们怎么处理。赵普等回答说:“应该除去,以免后患。”赵匡胤说:“我接人之位,再要杀人之子,我不忍心。”就把这婴儿送给潘美抚养,以后也没再问起过,潘美也一直没有向太祖提起这婴儿。这婴儿成人后,取名惟吉,官至刺史。
  6.陈桥驿在陈桥和封丘(均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处)之间。赵匡胤兵变时,陈桥守门官闭门防守,不放赵匡胤军通过。赵匡胤只得转道封丘,封邱守门官马上开门放行。赵匡胤即帝位后,反而晋升了陈桥守门官的官职,称赞他忠于职守,并斥责封丘守门官临危失职,将他斩首。
  7.赵匡胤喜欢在后园弹鸟雀。一次,一个臣子声称有紧急国事求见,赵匡胤马上接见了他。赵匡胤一看奏章,不过是很平常的小事,甚为生气,责问他为什么要说谎。臣子回答说:“臣以为再小的事也比弹鸟雀要紧。”赵匡胤怒用斧子柄击他的嘴,打落了他的两颗牙齿。臣子没有叫痛,只是慢慢俯下身,拾起牙齿置于怀中。太祖怒问道:“你拾起牙齿放好,是想去告我?”臣子回答说:“臣无权告陛下,自有史官会将今天的事记载下来。”太祖一听,顿然气消,知道他是个忠臣,命令赐赏他,以示褒扬。

遗训
  赵匡胤曾在石碑上(一说为铁块上)刻下留给子孙的遗言,宋朝历任皇帝在即位时,都必须拜读这份遗训;不过,这份遗训至为机密,除了特定宫中人士之外,甚至连宰相都不知道。后来金朝打败宋朝,占领皇宫时,才发现这份文件的存在。遗训记载的内容有下列三点:
  (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南宋共存亡,以及在新旧党争当中失势的官员并没有被杀,还可能会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回到中央这两点就可以证明。赵匡胤温厚的个性透过这个石碑遗训,表现在整个宋王朝的政治上。

赵匡胤的死亡谜案

斧声烛影
  赵匡胤靠“陈桥兵变”建立了大宋王朝,然后南征北战、苦心经营,眼瞅着自己的地盘越来越大,天下一统的局面马上就要形成,他却在自己事业最鼎盛的时候,莫名其妙地驾崩了。按照封建王朝的惯例,这老皇帝死了,接他位子的一般都是他的儿子,大儿子赵德昭已经二十九岁了,也算是个壮汉了,接老爸的位子完全没问题。但是赵匡胤死后第二天,大臣们却发现坐上皇帝宝座的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这赵光义就是后来的宋太宗。
  公元976年10月,太祖病倒,一切军政人事都委托赵匡义代理。赵匡义白天处理朝政,晚上去万岁殿探望兄长。癸丑日傍晚,天上下着大雪,赵匡义还在御书房批阅奏章。一个太监急匆匆地赶来传旨,说皇上召他快快去万岁殿。他连忙赶去,只见赵匡胤在床上气喘急促,朝着他一时讲不出话来,只是睁大眼望着门外,不知是什么意思。赵匡义命令在床边侍候的太监退出。太监们在门外远处站着,只听见殿内似乎是太祖在和赵匡义说什么话,声音隐约,时断时续,难以听清。过了一会儿,又见殿内烛光摇曳着映在墙上,时明时暗,象是赵匡义在躲闪着什么。接着有斧子戳地的声响,继而是太祖激动的声音:“你好好去做!”这时,赵匡义跑到门口传呼太监即速去请皇后,皇子前来。皇后、皇子赶来之时,太祖已经死去。据此,后人有种种猜疑,有的说赵匡义进殿后,趁太祖昏睡时去挑逗在旁陪侍的太祖妃子费氏。太祖醒来,见状大怒,抛出斧子去击赵匡义,赵匡义闪开,斧子戳地;有的说太祖觉得有鬼缠身,赵匡义替他舞斧驱鬼,所以有斧子着地之声;有的认为是赵匡义谋杀太祖。至今这烛影斧声仍为千年疑案。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自北宋开始,就已经有人怀疑赵光义是通过谋杀亲哥手段上台的,其中最著名的说法就是“斧声烛影”谜案。那这“斧声烛影”到底是怎么回事?赵匡胤究竟是寿终正寝还是被谋害的?
  赵匡胤病逝,总归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己病死,一个是被他人杀害。我们如果把赵匡胤的死当作一个案子来看待的话,首先要给这个案子定性——到底是病死还是他杀?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用排除法,把赵匡胤因病去世的可能性排除掉。

病史
  赵匡胤死于开宝九年十月,在驾崩前的一段时间里,史书上没有留下任何有关他生病的记录。有的观众可能要提问了,皇帝的身体健康情况是个人隐私,根本没有必要写到史书上搞得满世界都知道。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啊,但是我告诉大家,不是这样的。古代皇帝身边总是跟着几个专门记录他言行的秘书,当然你叫他们史官也可以。这些人一天到晚别的事儿不干,就专门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然后再整理成册,提供给专门机构存档。而这之中,记录皇帝的身体健康情况,是他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古代皇帝的健康情况不是个人隐私,而是典型的公众事件,但凡有个头痛脑热的,往往要在史书上记一笔的;如果身体出现大问题,那还是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绝对不能对历史隐瞒。我们不用看别的王朝的皇帝,我们就拿北宋皇帝说事,赵匡胤之后的太宗、真宗、仁宗,什么时候身体出现问题了,史书上都记得清清楚楚,那史官为什么单单隐瞒赵匡胤的病历?显然不合情理。
  只看赵匡胤没有生病记录还不行,要证明他这一年身体没问题,我们还要找些旁证。开宝九年三月,赵匡胤跑到西京洛阳去祭祀天地,顺便拜祭了祖宗的陵墓,寻访了自己的故居。并且凭着超群的记忆力,居然准确地找到了自己小时候藏起来的玩具——一匹小石头马,四十多年前他怕别人抢去玩,就把这匹石马埋在家门口的巷子里。四十多年前的事情,还记得清清楚楚,显然脑子没有糊涂,各项功能是正常的。
  这还不算,他还在拜祭祖宗坟墓的时候,拉弓射箭,给自己选了块坟地。据史料记载,这一箭竟射出400步的距离,宋朝时期的一步相当于一米半的样子,赵匡胤射箭的距离如果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大概有600多米,一里多地,这一箭射得可真不近,没有相当的膂力,那是绝对办不到的。从洛阳回到开封后,赵匡胤也没闲着。六月里,他步行跑到弟弟赵光义家里,看到弟弟家里吃水问题没解决好,就亲自下令在金水河安装水车,把水直接车到弟弟家里,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他还多次到工地检查工程进度。七月里,他不仅跑到赵光义家里验收了一下自来水工程,就在这个月之内,他还到另外一个弟弟赵廷美家里跑了三次。赵匡胤如果有个什么病啊灾啊的,他也不可能在开封城最热的月份里,这么频繁地到处串门去啊。
  最离奇的是,就在赵匡胤驾崩的十多天前,他还高兴地专门去视察了京城的部队,观看了士兵们的攻城演习。开封城的十月已经不暖和了,他还能在寒冷的条件下去观摩部队训练,没有一个好身体,这事也是做不来的。
  这些证据往桌面上一放,赵匡胤因身体不好而去世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了。我们离“斧声烛影”的真相就更近了一步。

自杀
  赵匡胤会自杀吗?
  就算是身体棒棒的,那赵匡胤会不会自杀?这个事情听起来比较荒谬,但是无论中国还是欧洲,皇帝自杀不是没有先例。但是为了彻底揭开赵匡胤死亡之谜,我们还是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拿出来分析一下。
  人类自杀的理由千奇百怪,但是有两个最为常见,第一个是身体出现没法治疗的大病,丧失生活信心,想来想去还是死了比较好过一点。比如初唐大诗人卢照邻,就是因为身体久病不愈,实在受不了病痛的折磨,跳水自杀了。通过上面的分析,赵匡胤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能射箭、能串门、能观摩军事演习,那身体绝对差不了。
  那另外还有比较常见的一种自杀原因,要么遇到挫折抑郁了,或者现实压力太沉重了,实在没有办法去面对,比如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人家李自成打到家门口了,自己想打打不过,想跑跑不了;古罗马著名的暴君尼禄,被元老院宣布是“人民公敌”了,是个人就可以抓住他杀了他——曾经的权力、曾经的荣耀,统统被剥夺得一干二净,神马都成了浮云了,幸福指数归零了,干脆吧,自杀。
  那赵匡胤在开宝九年的幸福指数怎么样呢?首先,到这一年,他已经当了十七年的皇帝了,大宋王朝之前的整个五代,共有十三个皇帝,平均在位时间才四年多,和美国大选差不多,这里面还没有一个做得像他一样长久,可以说,赵匡胤每多当一天皇帝都诞生了一个新纪录,他有什么好抑郁的?而且这年正月,南唐后主李煜“垂泪对宫娥”,哭哭啼啼地被大宋的部队押到开封,赵匡胤酝酿了多年,终于把南唐这块大肥肉放到碗里,对一个皇帝来说,还有什么比征服敌对政权更开心的事情?二月里吴越国王钱俶亲自来朝见赵匡胤,赵匡胤当了17年皇帝,钱俶是第一个没有通过战争手段逼迫,而主动进京朝见的割据政权首领。放眼望去,江南的大片土地,基本上都纳入大宋朝的版图了,赵匡胤觉得心情特别舒畅。
  再加上头年里,辽国那边不断地向大宋政权抛媚眼,宋辽两国虽然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但多年以来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削弱了,相对而言,大宋当时的国际环境比刚成立之初宽松多了。刚刚建立宋朝的时候,四周遍布敌对政权,搞得他经常晚上失眠,他曾因为睡不着觉,半夜跑到大臣家里去唠嗑,向人家抱怨“一榻之外,皆人家也”,意思是,自己只有一张床那么丁点大的地方,周围都是敌人。现在不同了,十八年的南征北战——他终于有张大床,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如果说赵匡胤这个时候没有幸福感,除非他是个火星人。
  关于赵匡胤的死,《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行于世,认为“赵匡胤被赵光义所杀”。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非常有人情味的开国皇帝,可惜,英年早逝,只当了17年天子,就稀里糊涂地死了。976年,他刚刚50岁。虽说,官修《宋史》对宋太祖的猝死原因做了各种各样的遮掩和粉饰,但仍通过形形色色的破绽证明:赵匡胤是被亲弟弟赵光义谋杀的。
  宫廷疑案,玄机重重,未能躬逢其盛的后人,只能在故纸堆里摸“狐狸尾巴”。老谋深算的赵光义怎么能躲开这些穷追猛打的诘问呢?说他是“窃国大盗”,自然有几分道理。

他杀
  赵匡胤之死,赵光义的嫌疑最大。
  《宋史·本纪》热情洋溢地赞颂这哥儿俩如何情深意长、肝胆相照。赵光义病了,赵匡胤亲自到床头去服侍,烧艾草热灸的时候,哥哥惟恐烫坏了弟弟,就先在自己身上烧几下——手足深情,令人感喟。
  赵匡胤常对身边的近臣夸赞赵光义说:我这位兄弟,降生的时候就和普通人不一样,仔细瞧瞧,他龙行虎步,威风凛凛,将来必定是太平天子。甚至还谦虚地表示:“福德吾所不及。”宋朝皇帝怎么了?“一把手”居然给“二把手”拍马屁!令世人狐疑的是,春秋鼎盛、耳聪目明的赵匡胤,竟然在一夜之间暴亡?好端端一个男子汉,为什么说没就没了呢?
  官方的记录非常潦草:“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至于死因,压根儿没提。坊间的猜测五花八门:有的说,死于饮酒过度,还有的说,因腹下肿疮发作而病亡……其实,最大的嫌疑犯就是最大的受益人——赵匡胤的政治接班人赵光义。《湘山野录》中记载,赵匡胤死前一晚,天气极寒,他跟赵光义饮酒,俩兄弟一直喝到深夜。本不该留宿内廷的赵光义却厮守在皇帝身边。
  当夜,赵匡胤发出莫名其妙的呼喊声,且传出“烛影斧声”。《烬余录》甚至想出了花蕊夫人与赵光义的奸情。诸多不正常疑点暴露在那个太祖驾崩之夜。赵匡义即位后,亲自主持编修《太祖实录》,并三次修改了其中一些内容。即便这样,他本人还是不太满意。为了一位死去皇帝的“起居注”,至于费这么大劲吗?真是欲盖弥彰,越描越黑。
  《太祖实录》忽然冒出了所谓“金匮预盟”,赵匡胤篡位的政治基础游移、暧昧,难以服人。
  《宋史》把这份神秘的“金匮预盟”描绘得有鼻子有眼——杜太后是个通情达理的女人,病危前,她把赵匡胤和丞相赵普叫到床前,留下了匪夷所思的“遗嘱”。太后认为,赵宋之所以能获取后周的江山,就是因为周世宗任用了一个小孩子当皇帝,如果是一位壮年英武的君主,绝不会出现“陈桥兵变”。
  为了不让这种惨痛的历史重演,为了维护赵宋亿万年社稷,太后责令赵匡胤必须选择一位“长君”做接班人。赵匡胤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太后自然非常满意,遂命赵普白纸黑字记录下来,并把这份政治遗嘱当作“基本国策”珍藏在黄金宝柜里。倘若果真如此,也算赵光义正大光明。偏偏所谓“金匮预盟”的来历非常暧昧。这可是出师有名的铁证啊!赵光义登基,不可能无视“金匮预盟”。
  想想吧,谁肯把“你办事,我放心”的“尚方宝剑”藏进胳肢窝里?有趣的是,《太祖实录》第一次编修的时候,居然未对这件重大事件做丝毫记载。《宋史》贩卖的“金匮预盟”,是后来才加进去的。
  仔细分析,赵光义的政治骗术漏洞百出。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5岁,身体倍儿棒。赵匡义刚刚23岁,比哥哥家的儿子成熟不了多少。那时,赵匡胤的次子德昭已经11岁,四子德芳也3岁了。问题是,赵匡胤并不是立刻就死,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呢?也许还能享国十年、二十年……何必火急火燎地安排接班人呢?
  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七岁孤儿断送江山的局面。杜太后是个明白人,绝不可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预盟”是赵匡义登基5年后,赵普才密奏。这种驴唇不对马嘴的解释,也只能糊弄外星人。
  迫不及待地更改年号,大有造成既成事实的嫌疑。
  按理说,老皇帝去世,新君一般继续沿用旧有年号,直到第二年,才启用新纪元。可是,赵光义根本顾不得这些“妈妈令”,还没等到这一年结束,就换上了自己的年号。他冒天下之大不韪,把仅剩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这种打破常规的险招儿,已将自己推上了舆论的审判台。他的动机只有一个:抢先为自己“正名”。惟恐皇帝大位被谁抢了去。提前改元的做法,遭到了史官的公开批评,《宋史·太宗本纪》拽住了赵光义的几条“小尾巴”,提前更改年号这件事名列第一。
  赵光义剪除后患,将“金匮预盟”所覆盖的接班人一网打尽。
  即便确实存在所谓“金匮预盟”,这份文件的核心无非是提供了“兄终弟及”的合法根据。说白了,哥哥死了,兄弟干,就是不能让给小崽子。那么,有朝一日赵匡义撒手人寰,身后怎么安排,皇帝大位会不会落到自己兄弟身上?或者转而回到赵匡胤的子嗣手里?
  为铲除后患,赵光义不惜对至亲骨肉大开杀戒。先说赵匡胤那一枝,“太祖四子:长滕王德秀,次燕懿王德昭,次舒王德林,次秦康惠王德芳。德秀、德林皆早亡”也就是说,最大的潜在对手是年长的德昭、年幼的德芳。再说自己的兄弟,唯一的竞争对手就是弟弟——秦王赵廷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赵光义亲自导演,将亲弟弟赵廷美、亲侄子赵德昭、赵德芳一一逼上绝路。
  结果,赵廷美被贬房州,38岁抑郁而终;赵德昭被逼自杀,年满30岁;赵德芳像老爹一样,不明不白得暴病而死,年仅23岁。

赵匡胤的生平

  赵匡胤出身军人家庭,其高祖赵朓、曾祖赵珽、祖父赵敬、父亲赵弘殷都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
  948年赵匡胤投奔后汉大将郭威,因喜爱武艺,得到了郭威的赏识。
  951年,他参与拥立郭威为后周皇帝,郭威就是周太祖,遂被重用为典掌禁军。
  周世宗柴荣时,他又因战功而升任殿前都点检(殿前司的最高将领),掌握了后周的兵权,兼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归德军节度使,负责防守汴京。
  周世宗死后,其子周恭帝柴宗训即皇帝位,时仅7岁。赵匡胤和其弟赵匡义(即后来的宋太宗)、幕僚赵普密谋篡夺皇位。

陈桥兵变
  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取代后周,建立北宋的著名兵变事件。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世宗柴荣突然一病而死,宰相范质受顾命扶助柴荣幼子柴宗训继立为恭帝。这时恭帝年仅7岁(一说5岁),后周出现了“主少国疑”的不稳定局势,一个由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策划的军事政变计划正在密谋酝酿着。
  次年(960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发兵南下,后周执政大臣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正月初二,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兵变计划就付诸实践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正月初三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即宋太宗赵炅)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万岁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遂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却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拥立者们一齐表示“惟命是听”。赵匡胤就当众宣布:“回开封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族诛,诸将士都应声“诺”!”于是赵匡胤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
  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卒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开封。
  这时后周宰相范质等人才知道不辨军情真假,就仓促遣将是上了大当,但已无可奈何,只得率百官听命,翰林学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准备好的禅代诏书,宣布周恭帝退位。赵匡胤遂正式登皇帝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封恭帝柴宗训为郑王。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历史上习惯把赵匡胤建立的赵宋王朝称作北宋,赵匡胤死后被尊称为宋太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故事。这一件事,历史上称为“陈桥兵变”。

统一中国
  赵匡胤带领大军返回汴京。后周大臣韩通闻变,忙从内廷飞奔回家,准备组织兵力对抗。走到半路,赵匡胤部下就将他杀死。宰相范质、王溥在威胁下屈服。正月初五日下午,赵匡胤废去柴宗训,称帝,建国号为宋,定都汴京,史称北宋,建年号为“建隆”。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眼见天下割据势力林立,便对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盘。”(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六 赵匡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首先击溃了后周残余势力李筠、李重进等的反抗,然后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中国的策略,先后攻灭了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同时又加强了对北方契丹的防御。

离奇去世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十月十九日夜里,与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死,享年49岁。
  太平兴国二年四月二十五(公元977年),葬于永昌陵(位于郑州巩义)。

赵匡胤的评价

  一、宋太祖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我国历史上有两次名副其实的大分裂,一次是南北朝,另外一次就是五代十国,作为五代十国的终结者和大宋王朝的开拓者,赵匡胤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二、文以治国,武以安邦,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果断的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的称誉,因此,宋太祖也可以称的上是五代十国野蛮政治的终结者,又是后世历朝文明政治的开拓者。

  三、赵匡胤通过采取“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的“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等,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一举铲平了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所以宋朝300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

  四、以宋太祖为首的宋初领导集团集体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呈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宋太祖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一系列英明决策,不仅尽快医治了200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五、后晋石敬瑭兵败,自称儿皇帝,将十六州即近代的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了契丹,史称燕云十六州。此后,燕云十六州一直没有得到收复,不仅使中原失去大片领土,而且使契丹轻易占领了长城一带的险要地区,此后,契丹便可以长驱直入到黄河,中间没有了天然屏障。然而赵匡胤“重文轻武”的政治策略,并没有使局面有所好转,使得北宋对北方的控制一直显得非常被动和薄弱,这也是赵匡胤执政期间留给后世最大的隐患。

赵匡胤的为政举措

杯酒释兵权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采取了许多英明措施。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年七月初九晚上,宋太祖宴请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饮到一半,宋太祖说:“要不是靠众将拥立;我不会有今日。但是,当了天子,日子也实在难受,还不如当节度使逍遥自在。如今我几乎没有一夜睡得安稳。”石守信等人问道:“陛下如今贵为天子,还有什么忧虑?”宋太祖道:“我这个位置,谁不想坐啊”石守信等听出话中有话,忙表白说:“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太祖苦笑着说:“你们虽然不会有异心,但是,假如有朝一日部下将黄袍披到你们身上,你们即使不想做皇帝,恐怕也不行吧!”石守信等一听,大惊失色,慌忙下跪拜叩,流着泪说:“我们实在愚蠢,没有想到这一点,请陛下为我们指出一条生路。”赵匡胤说道:“—个人的寿命,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人生在世,不过是为了荣华富贵,享受安乐罢了。我为你们打算,不如交出兵权,去地方上当官,购置些良田美宅,为子孙后代留下份产业,自己也可以天天饮酒作乐;快活一辈子。我再与你们联姻。这样,在君臣之间就没有了猜疑,上下相安,岂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人听了这一番恩威兼施的话,第二天就知趣地交出兵权的故事。这就是传说中的“杯酒释兵权”,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一事,历来的史学家大都深信不疑,而且广泛流传。但也有学者经过考证,对这件事下了这样的评价:故事性强、子虚乌有。从这之后不久,太祖以同样的手段剥夺了王彦超等节度使的兵权,又将地方上的行政权,财政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基本上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地方割据局面。赵匡胤还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兴修水利,减轻徭役,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赵匡胤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但是,他偏重“安内守外”,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日后“内重外轻”、“积贫积弱”的局面。

重文轻武
  赵匡胤统治时期,吸取唐朝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灭亡的教训,削夺了武官的权力,从而重文轻武,加强中央集权,使宋朝没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问题。宋太祖大力兴办儒学,增加科举取录的名额,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比起其他朝代,宋朝社会比较安定和公平,文学、哲学、美术、科技、教育等也比较发达。但重文轻武的结果也导致宋朝军事力量不足,和外族战争多以败仗收场。

降低相权
  一天早晨,文武大臣都一个个汇报自己的工作,接着退到殿外。
  走到最后的是后周老宰相范质。当范质快要走出殿门时,宋太祖突然传话,说:“范老爱卿,请稍稍留步,朕有一事与你相商。”
  听到传话,范质转过身走回到殿上,重新坐到自己的宰相之座。
  原来,在中国古代宰相的地位是很高的,可以和皇帝坐着说话。人们常说宰相是一人之下,万民之上的官儿,就是皇帝对宰相也是很尊重,也得让礼三分。因此在上朝君臣议事的时候,宰相是可以坐着跟皇帝说话,而其他官员只能够站着。
  范质坐下来以后,宋太祖递给他一份大臣汇报的奏折,范爱卿,你看这事如何解决才好?范质接过奏折仔细地看了起来。
  这时宋太祖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向后宫走去。
  宰相范质看完奏折后,心里已经想好解决的方法,可是,左等不见皇帝出来,右等也不见皇帝出来,范质实在等不住了,就起身去找皇帝。
  此刻,宋太祖走了出来,范质连忙坐下,可是回头一看,椅子没有了。
  原来,趁范质起身不注意时,身边的侍卫悄悄把椅子拿走了。
  范质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得站着和宋太祖说话。
  以后再上朝,宰相也和其他大臣一样只能站着和皇帝说话,这一制度后来被各朝所沿用。这说明了宋太祖要独揽大权。

文化建设
  推行重文轻武、偏重防内政策,重视图书建设。建国之初,注意收集各国遗留图书,用以充实官府藏书。建国初,三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仅有书12000余卷。乾德元年(963年)平荆南收高氏图书,以充实三馆。乾德三年(965年)平定蜀国,右拾遗孙逢吉赴成都收图书13 000卷。开宝九年(976年),平南唐,令太子洗马吕龟祥到金陵,收图书2万余卷,又收吴越图籍万卷。广泛征集民间藏书,规定凡有献书者,视其书籍价值,如馆阁所无,则送学士院试问吏理,堪任官职俱委以官职,如三礼涉弼、三传彭干、学究朱载三人献书1 200余卷,并赐科名。通过征集和献书,于开宝中,官府藏书增至8万卷。为北宋官府藏书奠定了基础。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