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匀无迹”出自宋代仲殊的《惜双双(墨梅)》,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fěn yún wú jī,诗句平仄:仄平平平。
“粉匀无迹”全诗:庾岭香前亲写得。
子细看,粉匀无迹。
月殿休寻觅。
姑射人来,知是曾相识。
不要青春闲用力。
也会寄、江南信息。
著意应难摘。
留与梨花,比并真颜色。
《惜双双(墨梅)》是宋代仲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庾岭香前亲写得。
子细看,粉匀无迹。
月殿休寻觅。
姑射人来,知是曾相识。
不要青春闲用力。
也会寄、江南信息。
著意应难摘。
留与梨花,比并真颜色。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墨梅的画面。诗人提到了庾岭,这是一个地名,可能是指画梅花的地方。诗人细细观察,发现墨梅的粉色均匀而无痕迹。月亮的宫殿不必再去寻找,因为一个熟悉的人已经来到了那里。诗人告诫自己不要浪费青春的力量,也会寄托着信息给江南的朋友。他希望这份用心难以摘取的情感能够留给梨花,与它们真实的颜色相比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墨梅的画面,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感悟,传递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诗人在描述墨梅时使用了粉色匀称的形容词,表达了他对墨梅的赞美之情。在描绘月亮的宫殿时,诗人以一种不必再去寻找的态度,暗示着一个熟悉的人已经到来,给人一种温馨和亲切的感觉。诗人在末句提到了梨花,与墨梅进行了对比,把情感寄托在梨花之上,表达了他对真实、自然之美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墨梅的美丽,同时通过对月亮和梨花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真实美的追求。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清新,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让人对墨梅的美感有了更深的体验。
xī shuāng shuāng mò méi
惜双双(墨梅)
yǔ lǐng xiāng qián qīn xiě dé.
庾岭香前亲写得。
zǐ xì kàn, fěn yún wú jī.
子细看,粉匀无迹。
yuè diàn xiū xún mì.
月殿休寻觅。
gū shè rén lái, zhī shì céng xiāng shí.
姑射人来,知是曾相识。
bú yào qīng chūn xián yòng lì.
不要青春闲用力。
yě huì jì jiāng nán xìn xī.
也会寄、江南信息。
zhe yì yīng nán zhāi.
著意应难摘。
liú yǔ lí huā, bǐ bìng zhēn yán sè.
留与梨花,比并真颜色。
拼音:fěn yún wú jī
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苏轼称仲殊“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稗海》本《志林》卷11)。其诗散见诸家笔记,如《京口怀古》、《润州》等诗,雄放而有情致,颇具唐人佳境。仲殊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词作方面。有些描写春情、别恨一类的作品。如〔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蝶恋花〕“开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誉为“篇篇奇丽,字字清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更多的词带有苏轼超迈横绝的作风,这在他登临怀古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如〔金蕉叶〕“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定风波〕“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都于壮丽空阔的景物描绘中寄寓历史的感慨,表现出超旷的胸襟。此外,如〔南柯子〕写“六和塔",〔柳梢青〕写"天涯"、“行人”,也都显得清新洒脱。所以苏轼说他“胸中无一毫发事”(《志林》卷11),“通脱无所着”(《东坡后集》卷一《破琴诗引》)。至于仲殊的一些吟咏花草的词,却既无寄托,又乏风韵。
仲殊有词1卷,名《宝月集》,早已失传。近人赵万里辑《宝月集》1卷共46首,断句七,《全宋词》据以收录时,有所增补。《全宋词补辑》又新补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