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霁云回日借山光”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霁云回日借山光”出自宋代李弥逊的《和小君游灵隐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ì yún huí rì jiè shān guā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霁云回日借山光”全诗

《和小君游灵隐寺》

霁云回日借山光

俗子丛中暂拨忙,团蒲中夜款禅房。
澜头岩穴仙都邃,石上轩楹佛土香。
宿雨生秋醒客梦,霁云回日借山光
归涂芳物酬佳兴,白菊丹枫试晚妆。


赏析


《和小君游灵隐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弥逊。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尘世中暂时离开繁忙的生活,
夜晚来到团蒲中的禅房。
澜头岩穴中的仙都深邃神秘,
石上的轩楹弥漫着佛土的香气。
宿雨过后,秋天醒来了旅客的梦境,
晴朗的云彩回归,借给山间光芒。
回归到宁静的乡野,与美好的事物分享快乐,
白菊和丹枫在晚霞中互相衬托,尽情展现美丽的姿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小君一同游览灵隐寺的场景。诗人暂时离开了喧嚣的世界,来到禅房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澜头岩穴中似乎隐藏着仙人居住的神奇之地,石头上的庭院和建筑弥漫着浓郁的佛教氛围。宿雨过后,秋天的清晨唤醒了诗人的梦境,晴朗的云彩将山间的光芒借给了大地,给人以一种明亮和希望的感觉。

诗人通过诗词表达了对宁静与自然之美的向往。他将自己从繁忙的世俗中解脱出来,来到禅房中感受内心的平静。灵隐寺的景色给他带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仿佛置身于神秘的仙境之中。宿雨过后的清晨,山间的景色更加明亮,给人以希望和喜悦。最后,诗人归回到乡野,与自然的美景相互呼应,用白菊和丹枫的形象来表达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禅境为背景,通过对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内心平静与自然之美的追求。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内心寂静和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禅境和佛教文化的赞美和敬仰。这首诗词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霁云回日借山光”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xiǎo jūn yóu líng yǐn sì
和小君游灵隐寺

sú zǐ cóng zhōng zàn bō máng, tuán pú zhōng yè kuǎn chán fáng.
俗子丛中暂拨忙,团蒲中夜款禅房。
lán tóu yán xué xiān dōu suì, shí shàng xuān yíng fó tǔ xiāng.
澜头岩穴仙都邃,石上轩楹佛土香。
sù yǔ shēng qiū xǐng kè mèng, jì yún huí rì jiè shān guāng.
宿雨生秋醒客梦,霁云回日借山光。
guī tú fāng wù chóu jiā xīng, bái jú dān fēng shì wǎn zhuāng.
归涂芳物酬佳兴,白菊丹枫试晚妆。

“霁云回日借山光”平仄韵脚


拼音:jì yún huí rì jiè shān guā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