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纷竿满意归”出自宋代汪莘的《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ǒu bà fēn gān mǎn yì gu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手把纷竿满意归”全诗:横石滩头古钓矶,绿波击破雪花飞。
老翁识得鱼争处,手把纷竿满意归。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是宋代汪莘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月十六日,我离开乡郡登上舟只,向着像钱塘江一样的水路前进。十七日,我在舟中写下了一些杂乱的诗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九月十六日离开乡郡,登上船只,沿着类似钱塘江的水路航行的情景。诗人在船中写下一些杂兴,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旅行经历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首句“横石滩头古钓矶,绿波击破雪花飞”描绘了一个古老的钓矶,绿色的波浪拍打在石滩上,溅起的水花如同飞舞的雪花。这一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力量,又流露出诗人对钓鱼的熟悉和热爱。
接下来的两句“老翁识得鱼争处,手把纷竿满意归”表达了一个老渔翁的智慧和满足感。老翁对鱼儿的争食行为非常了解,他熟练地掌握着竿杆,满怀满意地返回家园。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渔翁的技巧和经验,也蕴含了对生活智慧和满足感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渔翁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智慧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唤起读者对宁静与满足的思考。
jiǔ yuè shí liù rì chū jùn dēng zhōu rú qián táng shí qī rì zhōu zhōng zá xìng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héng shí tān tóu gǔ diào jī, lǜ bō jī pò xuě huā fēi.
横石滩头古钓矶,绿波击破雪花飞。
lǎo wēng shí de yú zhēng chù, shǒu bà fēn gān mǎn yì guī.
老翁识得鱼争处,手把纷竿满意归。
拼音:shǒu bà fēn gān mǎn yì guī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汪莘关心国事。在《击鼓行》中,他描写击鼓之声彻天动地,“豺狼闻之脑门裂,狐鼠粉碎臭满穴”,表示了与恶势力斗争的愿望;在《游甘露寺》中写道“闻道昔时兵可用,未知今日意如何。伤心南渡英雄尽,屈指中原岁月疏”,对南宋当权者养兵不用、不图收复失地作了严厉的批评。汪莘的诗学李白,如《群玉堂即事》起四句:“蓬莱道山到者稀,忽随飙驾同来归。天横阆野望不尽,地绝瀛海如无依”,想象丰富,然而才力有所不及,往往落卢仝窠臼。他的诗风格多样,也不乏清新之作。如“好剪吴淞半江水,袖归三十六峰前”(《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二绝》);“怪得湖边天色好,小舟争载夕阳归”(《晚晴即事》),喜借用前人成句或诗境而又能自出机杼,自然熨贴。
汪莘也善写词,自序中说他喜爱苏轼、朱敦儒、辛弃疾的词。《四库全书总目》认为他“所作稍近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