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古浮屠”出自宋代葛立方的《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zhú gǔ fú tú,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天竺古浮屠”全诗:天竺古浮屠,孤云一鸟径。
去天真尺五,峻步欲乘兴。
石壁半空立,略彴引危嶝。
山底禽衔花,石罅僧入定。
请从三昧起,林外有疏磬。
《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是宋代葛立方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竺古浮屠,孤云一鸟径。
去天真尺五,峻步欲乘兴。
石壁半空立,略彴引危嶝。
山底禽衔花,石罅僧入定。
请从三昧起,林外有疏磬。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八月二十日与馆中的同舍一起游览西湖的情景。诗人以西湖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浮屠、孤云、石壁、山底和石罅等元素,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以及对禅修和宁静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景色和氛围,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欣赏方式。下面是对各句的赏析:
1. 天竺古浮屠,孤云一鸟径。
天竺古浮屠指的是遥远的天竺浮屠,孤云在天空中像一只孤鸟一样飞翔。这两句描绘了远方的浮屠和孤云,营造了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感觉。
2. 去天真尺五,峻步欲乘兴。
诗人离开了尘世的烦恼,追求心灵的宁静。天真指的是禅修境界,尺五是指尺幅,表示远离喧嚣。峻步欲乘兴表达了诗人急切追求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3. 石壁半空立,略彴引危嶝。
描绘了石壁悬挂在空中,略彴指的是斜坡,危嶝表示高山险峻。这两句通过对石壁和山峰的描写,凸显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和雄伟。
4. 山底禽衔花,石罅僧入定。
山底有鸟儿衔着花飞翔,石缝中的僧人在静思冥想。这两句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和僧人追求宁静的修行态度。
5. 请从三昧起,林外有疏磬。
诗人呼吁读者开始修行的三昧状态,林外传来了悠扬的磬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读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通过修行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禅修和追求内心平和的追求。同时,通过简练而准确的语言,以及景物与心境的交融,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性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bā yuè èr shí rì yǔ guǎn zhōng tóng shě yóu xī hú zuò
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
tiān zhú gǔ fú tú, gū yún yī niǎo jìng.
天竺古浮屠,孤云一鸟径。
qù tiān zhēn chǐ wǔ, jùn bù yù chéng xìng.
去天真尺五,峻步欲乘兴。
shí bì bàn kōng lì, lüè zhuó yǐn wēi dèng.
石壁半空立,略彴引危嶝。
shān dǐ qín xián huā, shí xià sēng rù dìng.
山底禽衔花,石罅僧入定。
qǐng cóng sān mèi qǐ, lín wài yǒu shū qìng.
请从三昧起,林外有疏磬。
拼音:tiān zhú gǔ fú tú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葛立方(?~1164), 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其父葛胜仲也是填词名家,父子齐名于世。葛立方于绍兴八年(1138)举进士。曾任正字、校书郎及考功员外郎等职。后因忤秦桧而得罪,罢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二十六年归休于吴兴汛金溪上。隆兴二年卒。宋史》附《葛宫传》。事迹另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清人缪荃孙撰有《葛立方传》刊于《归愚集》卷末。
葛立方“博极群书,以文章名一世”(沈洵《韵语阳秋序》)。曾自题草庐:"归愚识夷涂,游宦泯捷径。"所以名其集为《归愚集》。著述除现存《归愚集》、《韵语阳秋》外,还有失传的《西畴笔耕》、《万舆别志》等书。《韵语阳秋》20卷,又名《葛立方诗话》,主要是评论自汉魏至宋代诸家诗歌创作意旨之是非。《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未免舛误","然大旨持论严正,其精确之处,亦未可尽没也"。葛立方词现存40首,多是写景咏物和赠答之作,较少伤时感乱的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词说:"多平实铺叙,少清新宛转之思,然大致不失宋人规格。"他写有数首咏梅词,赞美梅花的"傲霜凌雪"、"高标孤韵",都比较清丽。其〔卜算子〕《席间再作》中共用了18个叠字,新颖、巧妙,很受人们的赞赏,周密称许为"妙手无痕"(《词林纪事》卷九引《梦窗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