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般清意谁能识”出自明代朱有燉的《静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ǎng bān qīng yì shuí néng shí,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两般清意谁能识”全诗:静坐闲观理自明,是非荣辱岂须争。
一身常在闲中过,万事肯于先处行。
嫩竹半欹听夜雨,晚云收尽看秋晴。
两般清意谁能识,世事交游物外情。
《静坐》是一首明代朱有燉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静坐闲观理自明,
是非荣辱岂须争。
一身常在闲中过,
万事肯于先处行。
嫩竹半欹听夜雨,
晚云收尽看秋晴。
两般清意谁能识,
世事交游物外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静坐中所获得的启示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诗人认为,通过静坐,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清晰明了,能够超脱是非荣辱之争。他常常把自己的时间用在闲适的环境中,对待万事都能够先行处理。诗中描绘了竹林中嫩竹倾听夜雨的景象,以及晚霞收敛、秋天晴朗的美景。这两种不同的景象传达了一种清新的意境,但又表示很少有人能够理解这种境界,因为人们常常被纷繁的世事所困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静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内心清明和超脱尘世的追求。在纷繁的世事中,人们往往被争斗、名利所困扰,作者在静坐中体悟到了超越这些琐事的智慧。他认为,通过静坐,人们可以观照自身的内心,认识到世间的是非荣辱并不值得争论。他选择在闲适的环境中度过自己的时光,以宁静的心态去处理万事。诗中的嫩竹和晚霞都是自然景物,象征了宁静和美好,与作者内心的清净相呼应。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很少有人能够理解这种清新的意境,因为他们常常被世事所迷惑,无法超脱物外之情。
这首诗词展现了朱有燉对于静心、超脱尘世的追求,表达了他对宁静、清明和自我修养的向往。它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安宁的哲理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jìng zuò
静坐
jìng zuò xián guān lǐ zì míng, shì fēi róng rǔ qǐ xū zhēng.
静坐闲观理自明,是非荣辱岂须争。
yī shēn cháng zài xián zhōng guò, wàn shì kěn yú xiān chù xíng.
一身常在闲中过,万事肯于先处行。
nèn zhú bàn yī tīng yè yǔ, wǎn yún shōu jǐn kàn qiū qíng.
嫩竹半欹听夜雨,晚云收尽看秋晴。
liǎng bān qīng yì shuí néng shí, shì shì jiāo yóu wù wài qíng.
两般清意谁能识,世事交游物外情。
拼音:liǎng bān qīng yì shuí néng shí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仄韵) 入声十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