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今夜孤舟行近远”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今夜孤舟行近远”出自唐代皇甫冉的《送裴阐(得归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 yè gū zhōu xíng jìn yuǎ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今夜孤舟行近远”全诗

《送裴阐(得归字)》

今夜孤舟行近远

道向毗陵岂是归,客中谁与换春衣。
今夜孤舟行近远,子荆零雨正霏霏。


赏析


送裴阐(得归字)

道向毗陵岂是归,
客中谁与换春衣。
今夜孤舟行近远,
子荆零雨正霏霏。

中文译文:
送裴阐(得归字)

明明是往毗陵道上去,
谁与客中人换春衣。
今夜孤舟行驶近或远,
子荆里零星小雨纷飞。

诗意和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皇甫冉送别名叫裴阐的朋友。诗中描绘了送行者经过毗陵道的场景,强调了离别之苦和孤独感。

诗人称道:“明明是向毗陵道上去,岂是真要归去?”表达了送行之人对于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之情,暗示了送行者内心对离别的不舍和思念的情感。

接着,诗人提到了“换春衣”,意思是诗人希望能够与离去的朋友交换心意,以示亲近的情感。这句借景抒发作用,既表达了送行者对离别的不舍和思念,又显出作者独特的情感。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今夜送别的场景。诗人坐在孤舟上,行驶在靠近或远离目的地的河道上。而子荆则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这里零星小雨纷飞,给送行者的心情增添了沉重的情绪。这里的零雨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奈之情。

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离别之苦和孤独感,以及对于离别的思念和不舍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感伤之感。

“今夜孤舟行近远”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péi chǎn dé guī zì
送裴阐(得归字)

dào xiàng pí líng qǐ shì guī, kè zhōng shuí yǔ huàn chūn yī.
道向毗陵岂是归,客中谁与换春衣。
jīn yè gū zhōu xíng jìn yuǎn, zi jīng líng yǔ zhèng fēi fēi.
今夜孤舟行近远,子荆零雨正霏霏。

“今夜孤舟行近远”平仄韵脚


拼音:jīn yè gū zhōu xíng jìn yuǎn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三阮  (仄韵) 去声十四愿

作者简介


皇甫冉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作者介绍


皇甫冉的生平

  10岁便能作文写诗,张九龄呼为小友。皇甫冉于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考中进士第一(状元)。历官无锡尉、左金吾兵曹、左拾遗、右补阙等职。为避战乱寓居义兴(今宜兴),据说他所住村庄后来被称为皇甫舍(今属芳庄镇)。因奉使江表,病卒丹阳,享年54岁。

皇甫冉的作品一览

  皇甫冉才华横溢,佳作颇多,留给后人的有《皇甫冉诗集》3卷、《全唐诗》收其诗2卷,补遗7首,共241首。诗歌多写离乱漂泊、宦游隐逸、山水风光。诗风清逸俊秀,深得高仲武赞赏。《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事见《新唐书·传文艺》、《唐诗纪事》卷二七、《唐才子传》卷三。

  安史之乱后,唐朝统治由盛而衰。处在此时此境,他所赋诗文,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状况。皇甫冉寓居义兴,对义兴的山山水水情有独钟,题咏颇多。有《荆溪夜湍》、《洞灵观》、《三月三日同义兴李明府泛舟》等著名诗作。如《荆溪夜湍》云:“惊湍流不极,夜渡识云岑。长带溪沙浅,时因山雨深。方同七里路,更逐五湖心。揭厉朝将夕,潺谖古望今。花源若许到,虽远亦相寻。”《洞灵观》云:“孤烟灵洞远,积雪暮山寒。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明月开金篆,焚香人木兰。”《三月三日同义兴李明府泛舟》云:“江南烟景复如何,闻道新亭便可过。处处艺兰春浦绿,萋萋藉草远山多。壶觞须就陶彭泽,风俗犹传晋永和。更使轻桡随转去,微风落日水无波”。

皇甫冉的评价

  皇甫冉所作诗句精玄微妙,《全唐诗》言他“天机独得,远出情外。”唐高仲武评他:“可以雄视潘(岳)、张(协),平揖沈(约)、谢(灵运)。”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评他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作《巫山峡》更是名扬诗坛,其诗曰:“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该诗文词清丽,意境明朗,浑然天成,音韵流畅。刘禹锡过巫山时,见古人题诗千余首,独挑皇甫冉等四人的诗各一首为代表,而明代胡应麟则认为四首中皇甫冉的最佳。故《巫山峡》又有唐人三峡诗魁首之称。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