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识前时为郡政”出自唐代马戴的《赠前蔚州崔使君》,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ù shí qián shí wéi jùn zhè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欲识前时为郡政”全诗:战回脱剑绾铜鱼,塞雁迎风避隼旟。
欲识前时为郡政,校成上下考新书。
赠前蔚州崔使君
战回脱剑绾铜鱼,
塞雁迎风避隼旟。
欲识前时为郡政,
校成上下考新书。
中文译文:
送给前蔚州崔使君
战争结束,脱下战剑绾起铜鱼,
黄沙中的雁儿迎风躲避隼旗。
想要了解过去作为郡令的时候,
审校完成上下考查新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马戴送给前蔚州崔使君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战争结束后的场景,表达了对使君的赞扬和敬意。
首先,诗人用“战回脱剑绾铜鱼”描绘了使君脱下战剑和绾起的铜鱼,这是战争结束后的象征。剑是战争的象征,铜鱼是战时打击敌人的标志。使君脱下战剑和绾起的铜鱼,表示战争已经结束,和平恢复。这里也体现了使君治理地方的能力和英勇表现。
其次,诗人写道:“塞雁迎风避隼旗”,描绘了黄沙中的雁儿迎风躲避飞翔的隼旗。雁儿是传递消息的使者,而隼旗是在战场上传递军令的标志。使君治理地方得当,使得雁儿不再需要传递战争的消息,而是迎风飞翔,避开隼旗。这里表达了使君治理地方的安定和生活的和谐。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使君的敬意和想要了解过去时期的渴望。他想要了解使君在担任郡令的时候的政绩和治理方针,进而审校新书。这表明了使君有着良好的政绩和治理能力,对使君的欣赏和推崇。
整首诗透露出对使君的赞扬和敬意,通过战争结束后的象征物,描绘了使君治理地方的能力,展现了和平与繁荣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过去时期的渴望和对新书的期待。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治理者的赞美和对和平的向往。
zèng qián wèi zhōu cuī shǐ jūn
赠前蔚州崔使君
zhàn huí tuō jiàn wǎn tóng yú, sāi yàn yíng fēng bì sǔn yú.
战回脱剑绾铜鱼,塞雁迎风避隼旟。
yù shí qián shí wéi jùn zhèng, xiào chéng shàng xià kǎo xīn shū.
欲识前时为郡政,校成上下考新书。
拼音:yù shí qián shí wéi jùn zhèng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四敬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江苏省东海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早年屡试落第,困于场屋垂30年,客游所至,南极潇湘,北抵幽燕,西至沂陇,久滞长安及关中一带,并隐居于华山,遨游边关。直至武宗会昌四年(844年)与项斯、赵嘏同榜登第。宣宗大中元年(847年)为太原幕府掌书记,以直言获罪,贬为龙阳(今湖南省汉寿)尉,后得赦还京。懿宗咸通末,佐大同军幕。咸通七年(867年)擢国子太常博士。
工诗属文,其诗凝炼秀朗,含思蕴藉,饶有韵致,无晚唐纤靡僻涩之习。尤以五律见长,深得五言律之三昧。与薛能、顾非熊、殷尧藩等友善,均有诗篇往来;又与贾岛、姚合为诗友,唱酬尤多。善于抒写羁旅之思和失意之慨,蕴藉深婉,秀朗自然。
《落日怅望》、《楚江怀古》、《送人游蜀》、《灞上秋居》等,历来颇为传诵。《出塞词》、《关山曲》等,慷慨激壮,是晚唐较好的边塞诗。乐府诗《征妇叹》哀伤惨恻,最有讽谕。杨慎《升庵诗话》举其《楚江怀古》“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一联,谓“虽柳吴兴(柳恽)无以过也”。部分边塞之作,如《陇上独望》、《边将》、《射雕骑》等,也较沉雄激壮。五古《征妇叹》颇能刻画征妇悲痛心情。七言绝句亦有佳作。宋严羽、明杨慎、清王士祯等,均推其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叶矫然则称:“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也。”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认为“晚唐诗人,马戴骨格最高”。翁方纲《石洲诗话》更以其五律“直可与盛唐诸贤侪伍,不当以晚唐论矣”。
诗作多为投赠、应酬或写羁旅、山林之作,较少反映社会现实。在《全唐诗》录存其诗172首,编为2卷。生平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等有传。
唐咸通九年(869年)病卒于国子太常博士任上,终年约70岁。著有《会昌进士诗集》1卷,《补遗》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