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流痕曲岸侵”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流痕曲岸侵”出自唐代杨炯的《和骞右丞省中暮望》,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iú hén qū àn qī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流痕曲岸侵”全诗

《和骞右丞省中暮望》

流痕曲岸侵

故事闲台阁,仙门蔼已深。
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
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
年光摇树色,春气绕兰心。
风响高窗度,流痕曲岸侵
天门总枢辖,人镜辨衣簪。
日暮南宫静,瑶华振雅音。


赏析


中文译文:
和骞右丞在省中傍晚思念故事,闲谈在高台亭阁中,仙门神秘而又深远。旧时的经历回忆重现,云帷幕低垂,氛围肃穆而阴霾。玄妙的乐律使灰葭变幻,阳光柄擎星斗升临。岁月的光阴摇曳着树叶的颜色,春气环绕着兰花的心灵。风响着高窗户,溪流留下曲折的痕迹侵蚀着岸边。宇宙门户总是由枢纽管理,人面镜子可以辨别着衣梳。日暮时分南宫宁静,琼华飞舞出雅音。

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傍晚时分,在省中的高台阁楼上思念故事的情景。作者以隐晦的语言表达了对仙境之门的向往和对旧时经历的回忆。诗中描绘了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美的向往。整首诗给人以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使用了众多隐晦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和象征等,使得诗意更加丰富、深奥。作者用典雅的词语和描写手法,将自然景物、人类活动和情感思绪融为一体,使诗句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感。整首诗以一种优美的句式和韵律,表达了对于理想世界和内心追求的渴望,同时又透露出一种隐然的忧伤与无奈。诗人通过描绘这个傍晚时分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他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意境高远、意蕴深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愉悦。

“流痕曲岸侵”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qiān yòu chéng shěng zhōng mù wàng
和骞右丞省中暮望

gù shì xián tái gé, xiān mén ǎi yǐ shēn.
故事闲台阁,仙门蔼已深。
jiù zhāng kuī fù dào, yún huǎng sù zhòng yīn.
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
xuán lǜ jiā huī biàn, qīng yáng dǒu bǐng lín.
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
nián guāng yáo shù sè, chūn qì rào lán xīn.
年光摇树色,春气绕兰心。
fēng xiǎng gāo chuāng dù, liú hén qū àn qīn.
风响高窗度,流痕曲岸侵。
tiān mén zǒng shū xiá, rén jìng biàn yī zān.
天门总枢辖,人镜辨衣簪。
rì mù nán gōng jìng, yáo huá zhèn yǎ yīn.
日暮南宫静,瑶华振雅音。

“流痕曲岸侵”平仄韵脚


拼音:liú hén qū àn qīn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作者简介


杨炯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作者介绍


杨炯的诗风影响

  与王勃、卢照邻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也如“四杰”其他诗一样,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诗篇不多,所写《从军行》等几首边塞诗,均表现出了雄健风格,很有气魄。

杨炯的生平

  杨炯,初唐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但自称“耻在王后,愧在卢前”。他于显庆六年(661)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秋后迁盈川令(县治在今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其地约为今之龙游县、衢江区的一部分),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其《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谓“其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

  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今存诗33首,五律居多。明胡应麟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诗薮·内编》卷四)。明万历中童佩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事迹见《旧唐书》本传。

  《唐才子传》:杨炯,华阴人。显庆六年举神童,授校书郎。永隆二年,皇太子舍奠,表豪俊,充崇文馆学士。后为婺州盈川令。卒。炯恃才凭傲,每耻朝士矫饰,呼为“麒麟楦”。或问之,曰:“今假弄麒麟戏者,必刻画其形覆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耳。”闻者甚不平,故为时所忌。初,张说以《箴》赠盈川之行,戒其苛刻,至官,果以酷称。炯博学善文,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海内称四才子,亦曰“四杰”,效之者风靡焉。炯尝谓:“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曰:“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耻王后,愧卢前,谦也。”有《盈川集》三十卷行于世。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