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沧海贯石梁”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沧海贯石梁”出自清代姚鼐的《望庐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āng hǎi guàn shí liá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沧海贯石梁”全诗

《望庐山》

沧海贯石梁

我行昨出庐山西,藤竹苍苍阴虎溪。
东林钟声晚出寺,高崖木叶秋平溪。
白云万叠倏然合,窈眇回听清猿啼。
洪州三月忆惝惚,径驾归艇轻于翳。
宫亭湖东日初出,岚彩欲见一片青。
烟迷沧州淼漭万余里,岩风忽落闻天鸡。
屏风叠开张,浸入颇黎。
沧海贯石梁,白日挂丹梯。
松杉上接瀑布落,藤萝下拂云光低。
须臾湖波兴,日晦风凄凄。
香炉峰,摇曳同菰稗。
舟行望远势还出,矫如踏云浮动之苍霓。
山摇海荡不知处,想见枕石醉卧人如泥。
晚泊湖心照南斗,仰视正与石门齐。
莫言灵境近咫尺,帆樯倏过难攀跻。
将游天地之一气,庐山从我到处如提携。


赏析


我在昨天出庐山西,藤条翠竹苍苍阴虎溪。
东林钟声晚出寺,高崖树叶秋季平溪。
白云万叠突然合,她的眼睛回听清猿啼。
洪州三月忆惝恍惚,经驾回到艇轻于遮蔽。
宫亭湖东太阳刚出来,岚彩想见到一片青。
烟迷沧州大水漭万里,岩风忽然落闻天鸡。
屏风叠开张,浸入颇黎。
沧海贯石桥,太阳挂丹梯。
松杉上接瀑布落,藤萝下拂云光低。
一会儿湖波兴,天暗风凄凄。
香炉峰,摇曳和茭白稗子。
船行眺望远方势力还出来,假如踏云浮动的苍彩虹。
山摇动海荡不知道地方,想象枕石喝醉睡着的人如泥。
晚泊湖心照南斗,抬头看看正与石门齐。
莫言灵境近咫尺,船帆倏忽过难攀登。
将游天地的气,庐山跟着我到处去提携。

“沧海贯石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àng lú shān
望庐山

wǒ xíng zuó chū lú shān xī, téng zhú cāng cāng yīn hǔ xī.
我行昨出庐山西,藤竹苍苍阴虎溪。
dōng lín zhōng shēng wǎn chū sì, gāo yá mù yè qiū píng xī.
东林钟声晚出寺,高崖木叶秋平溪。
bái yún wàn dié shū rán hé, yǎo miǎo huí tīng qīng yuán tí.
白云万叠倏然合,窈眇回听清猿啼。
hóng zhōu sān yuè yì chǎng hū, jìng jià guī tǐng qīng yú yì.
洪州三月忆惝惚,径驾归艇轻于翳。
gōng tíng hú dōng rì chū chū, lán cǎi yù jiàn yī piàn qīng.
宫亭湖东日初出,岚彩欲见一片青。
yān mí cāng zhōu miǎo mǎng wàn yú lǐ, yán fēng hū luò wén tiān jī.
烟迷沧州淼漭万余里,岩风忽落闻天鸡。
píng fēng dié kāi zhāng, jìn rù pō lí.
屏风叠开张,浸入颇黎。
cāng hǎi guàn shí liáng, bái rì guà dān tī.
沧海贯石梁,白日挂丹梯。
sōng shān shàng jiē pù bù luò, téng luó xià fú yún guāng dī.
松杉上接瀑布落,藤萝下拂云光低。
xū yú hú bō xìng, rì huì fēng qī qī.
须臾湖波兴,日晦风凄凄。
xiāng lú fēng, yáo yè tóng gū bài.
香炉峰,摇曳同菰稗。
zhōu xíng wàng yuǎn shì hái chū, jiǎo rú tà yún fú dòng zhī cāng ní.
舟行望远势还出,矫如踏云浮动之苍霓。
shān yáo hǎi dàng bù zhī chù, xiǎng jiàn zhěn shí zuì wò rén rú ní.
山摇海荡不知处,想见枕石醉卧人如泥。
wǎn pō hú xīn zhào nán dòu, yǎng shì zhèng yǔ shí mén qí.
晚泊湖心照南斗,仰视正与石门齐。
mò yán líng jìng jìn zhǐ chǐ, fān qiáng shū guò nán pān jī.
莫言灵境近咫尺,帆樯倏过难攀跻。
jiāng yóu tiān dì zhī yī qì, lú shān cóng wǒ dào chù rú tí xié.
将游天地之一气,庐山从我到处如提携。

“沧海贯石梁”平仄韵脚


拼音:cāng hǎi guàn shí liá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作者简介


姚鼐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作者介绍


姚鼐的文学成就

  姚鼐与创始人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被盛誉为“中国古文第一人”、“中国古文的高峰”,其在继方、刘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提倡文章要“义理”、“考证"、“辞章”三者相互为用。所谓“义理”就是程朱理学;“考证”就是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的考据;“辞章”就是写文章要讲求文采。这些主张充实了散文的写作内容,是对方苞“义法”,说的补充和发展。在美学上,提出用 “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阳刚”就是豪放,“阴柔"就 是婉约。两大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就产生出多样的风格。 同时,又发展了刘大櫆的“拟古”主张,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文章八要。学习古人,初步是掌握形式(格、律、声、色),进而是重视精神(神、理、气、味),才能达到高的境界。桐城派古文到了姚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姚鼐著有《惜抱轩全集》,所编《古文辞类纂》风行一时,有力地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鼐对传统文论的另一重大贡献是提出富有创见性的“阴阳刚柔说”,这对我国古代散文审美理论和风格特征是一次重大突破。他认为,“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文章阴阳刚柔的变化,乃是作者性格、气质、品德的表现。鼐在发展前辈的文学思想上,用阴阳刚柔这个哲学概念来解释文章风格的来源和散文的风格特点,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姚鼐以宋儒之学为治学之本,故指斥考据的汉学家为舍本逐末;但他也不废弃汉儒治经之长。姚鼐“为文高简深古,尤近欧阳修、曾巩,其论文根极于道德,而探源于经训,至其浅深之际,有古人所未尝言,鼐独抉其微,发其蕴,论者以为词近于方,理深于刘”(《清史稿·文苑·姚鼐传》)。其为文“以神、韵为宗”(方宗诚《桐城文录序》),形成一种迂徐深婉,一唱三叹,而又耐人寻味,意蕴无穷的风格。近代学者章太炎谓之“谨”,刘师培称之“丰韵”,都是对其文风的富于韵味、言简意丰的高度评价。姚鼐的诗歌早年模仿明“七子”学唐诗,晚年兼取宋人,格意俱高,在当时俨然为一大家,故后人称“惜抱诗精深博大,足为正宗”(程秉剑《国朝名人集题词》)。姚鼐的书法造诣很深,包世臣推邓石如、刘石庵及姚鼐为清代书法之冠,将姚鼐的行草书列为妙品,故姚鼐非独特文美,其翰墨亦为世重。鼐著有《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老子章义》1卷、《庄子章义》10卷、《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诗集》10卷、《法帖题跋》1卷、《笔记》10卷、《书录》4卷、《尺牍》10卷、《古文辞类纂》75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登泰山记》是姚鼐的代表作,主要描绘泰山风雪初霁的壮丽景色。写作特点:首先是以时间为顺序,以游踪为线索,依次记叙了作者游泰山的历程和所见到的景色,剪裁得体,详略分明。桐城派主张的“雅洁"和反对“冗辞”,从这里可见一斑。

姚鼐的藏书故实

  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官刑部广东司郎中,历任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四库馆开,出任纂修官,曾撰写书录91篇,于道光十二年(1832)汇为《惜抱轩书录》4卷,为其藏书跋尾题记之属。有《惜抱轩四库馆校录书题》1册。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凡40年。治学以经学为主,兼及子史、诗文,曾受业于刘大櫆,论者称他辞近方苞,理深于刘大櫆,三人均为桐城籍,世称“桐城派”。家有藏书楼名“惜抱轩”,藏古文、经、史、字画居多,藏书印有“鼐”、“大季氏”、“惜抱轩藏书印”等。著有《惜抱轩文集》。选辑有《古今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抄》。

姚鼐的生平

  姚鼐是显赫的吴兴姚氏的后裔,其一世祖居麻溪(今枞阳钱桥河南岸姚王集),五世祖姚旭明景泰年间迁居桐城城里。至姚鼐,其家族居桐城县城已300余年。姚鼐1731年十二月二十日(1732年1月17日)出生于桐城南门的一个官宦书香人家。其祖先姚旭为明云南布政司右参政、姚之兰为江州府知府加按察副使衔,皆载入《明史循吏传》;高祖姚文然,康熙时任刑部尚书;曾祖姚士基,曾任湖北罗田知县,均贤良清廉,辞世皆享名宦祠祀。伯父姚范,进士及第后为翰林院编修,著有《援鹑堂文集-诗集》,学贯经史,与桐城派祖师之一的刘大櫆情深意笃,使姚鼐得以跟其伯父受经学,跟刘大櫆学文。其祖父姚孔瑛二十六岁时即去世,父淑终生为一介布衣。姚鼐出生时,家庭已衰落,鼐幼嗜学,伯父姚范授以经文,又从刘大櫆学习古文,刘大櫆对姚鼐特别器重,称其“时甫冠带,已具垂天翼”,“后来居上待子耳”。乾隆十五年(1750),他二十岁考中举人后,经过五次礼部会试均名落孙山,直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三十岁第六次应礼部试,才中进士,授庶吉士。3年以后,散馆改主事,分属兵部;旋又补礼部仪制司主事。后历任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和刑部广东司郎中等职。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姚鼐被荐入馆充纂修官。此职本应翰林方可充任,独鼐与休宁戴东源、兴化伍大椿、歙县程晋芳等8人破格当选。《四库全书》成,鼐乞养归里,不入仕途,时年44岁。大学士于敏中、梁国治先后动以高官厚禄,均被辞却。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否则,不如“从容进退,庶免耻辱之在咎已尔”。

  自乾隆四十二年起,姚鼐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致力于教育,因而他的弟子遍及南方各省。其中最著名的有本邑的方东树、姚莹、刘开;上元梅曾亮、管同;宜兴吴德旋;阳湖李兆洛;娄县姚椿;新城鲁九皋和他的外甥陈用光等。这些学生都是笃守师说,遵桐城家法的文人,对桐城派的传播作用甚大。桐城派古文之传,自方苞以文章称海内,上接震川,同邑刘大櫆继之益振,传至姚鼐则集大成。因此有“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之说。历城周书昌说:“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

  嘉庆十五年 (1815)九月十三日(10月15日),85岁的姚鼐卒于南京钟山书院,归葬桐城杨树湾。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