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狭青莲小”出自唐代刘长卿的《狱中见壁画佛》,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ì xiá qīng lián xiǎo,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地狭青莲小”全诗:不谓衔冤处,而能窥大悲。
独栖丛棘下,还见雨花时。
地狭青莲小,城高白日迟。
幸亲方便力,犹畏毒龙欺。
狱中见壁画佛
不谓衔冤处,而能窥大悲。
独栖丛棘下,还见雨花时。
地狭青莲小,城高白日迟。
幸亲方便力,犹畏毒龙欺。
中文译文:
在监狱中见到壁画上的佛像,
在此处承受着冤屈,却能窥见佛的大慈悲。
独自栖息在丛林和荆棘之下,
仍能看到雨滴落在花朵上的美妙瞬间。
虽然我所处的地方狭小,如同青莲一般微小,
城市高楼,白昼渐迟。
幸好有亲近的人给予帮助,使我能继续前行,
然而我仍然畏惧毒龙的威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刘长卿被囚禁在狱中时的心情和体验。诗人表达了自己被冤枉的感受,却在狱中看到壁画佛像,感受到佛的慈悲。尽管他身处困境,但却能从佛像中窥见一丝宽恕和希望。作者以丛棘和雨花的意象来比喻自己困苦的环境下的微小美好,用青莲和高楼的对比来描绘生活的狭隘和城市的忙碌。最后,诗人感激亲近的人给予的援助,但仍然担心毒龙的威胁,暗示自己依然面临困难和危险。
整首诗给人一种忧郁和沉寂的氛围,展现了囚禁者的无助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人通过对佛像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善良和宽容的向往,并以此来反思自己被困境所逼迫下的困苦。这首诗既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黑暗和诗人个人遭遇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追求,有一种超越困境的积极向上和希望。
yù zhōng jiàn bì huà fú
狱中见壁画佛
bù wèi xián yuān chù, ér néng kuī dà bēi.
不谓衔冤处,而能窥大悲。
dú qī cóng jí xià, hái jiàn yǔ huā shí.
独栖丛棘下,还见雨花时。
dì xiá qīng lián xiǎo, chéng gāo bái rì chí.
地狭青莲小,城高白日迟。
xìng qīn fāng biàn lì, yóu wèi dú lóng qī.
幸亲方便力,犹畏毒龙欺。
拼音:dì xiá qīng lián xiǎo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七筱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