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龙节烂光华”出自宋代阳枋的《惊雷聚雨》,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ūn shēng lóng jié làn guāng huá,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春生龙节烂光华”全诗:山头云歼杂烧畲,桃李层层山半家。
讴轧蛮歌声满峡,春生龙节烂光华。
《惊雷聚雨》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阳枋。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头云聚,雷声震天,雨水汇聚在一起,
桃李花开,层层叠叠,山间有许多家。
蛮族的歌声在山谷中回荡,
春天的气息充满了龙节的喜庆光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区的春天景象。山头上的云聚集成一片,雷声震天,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山间桃李花开,一片美丽景象,山上居住着许多家庭。蛮族的歌声回荡在山谷中,给整个山区带来了独特的音乐氛围。春天的气息弥漫在龙节的喜庆光华之中,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氛围。
赏析:
《惊雷聚雨》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区春天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春季的生机勃勃和多彩多姿。诗中的山头云聚和雷声震天,形象地表达了春季的雨水充沛和天气变化的剧烈。桃李层层山半家的描写,展现了山间的繁花似锦,给人一种美好的感受。蛮歌声满峡的描绘,使整个山谷充满了神秘和诗意。最后,诗人以春生龙节烂光华作为结尾,将春天的喜庆氛围与龙节的庆祝活动相结合,给人一种欢乐热闹的感觉。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春天山区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春季的活力和美好。同时,诗人运用音乐元素和节庆活动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情趣和意境。整体上,《惊雷聚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春天的欢乐和生机,给读者带来美好的愉悦感受。
jīng léi jù yǔ
惊雷聚雨
shān tóu yún jiān zá shāo shē, táo lǐ céng céng shān bàn jiā.
山头云歼杂烧畲,桃李层层山半家。
ōu yà mán gē shēng mǎn xiá, chūn shēng lóng jié làn guāng huá.
讴轧蛮歌声满峡,春生龙节烂光华。
拼音:chūn shēng lóng jié làn guāng huá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六麻 (仄韵) 去声二十二祃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