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君只在百里间”出自宋代赵蕃的《公择失期未至再督以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ī jūn zhī zài bǎi lǐ jiā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思君只在百里间”全诗:作诗有病谁与说,读书有疑谁与决。
思君只在百里间,底事相望若胡越。
阿连报君有来期,候君未至趣以诗。
想因故人意恋恋,故作去鲁行迟迟。
《公择失期未至再督以诗》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公择失期未至再督以诗,
作诗有病谁与说,
读书有疑谁与决。
思君只在百里间,
底事相望若胡越。
阿连报君有来期,
候君未至趣以诗。
想因故人意恋恋,
故作去鲁行迟迟。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赵蕃因思念迟迟未能与心中的挚友相见而感到焦急与苦闷的心情。诗人认为作诗的时候身体不适,却无人可以诉说;读书时心中有疑惑,也无人可以解答。他思念的对象就在百里之外,但由于某种原因,彼此相见的希望仿佛遥远得像胡越那样。阿连是古代传递信息的使者,他曾向诗人传达过朋友即将到来的消息,所以诗人等待着朋友的到来,希望朋友能迅速赶来以诗作为寄托。但是朋友一直未至,使诗人感到急切,于是他写下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纷乱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身状况的描写,展现了作诗时的身体不适和读书时的疑虑,表达了他内心的焦虑和无奈。诗人对与思念对象的相隔不远却无法相见的悲愤,以及对朋友迟迟未至的期待和急切之情也在诗中得到了表达。整首诗以朋友的迟迟未至为主题,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无助与渴望。通过简练的语言,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的空间。这首诗词传达了一种人在远离故乡的异乡他乡中对亲友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gōng zé shī qī wèi zhì zài dū yǐ shī
公择失期未至再督以诗
zuò shī yǒu bìng shuí yǔ shuō, dú shū yǒu yí shuí yǔ jué.
作诗有病谁与说,读书有疑谁与决。
sī jūn zhī zài bǎi lǐ jiān, dǐ shì xiāng wàng ruò hú yuè.
思君只在百里间,底事相望若胡越。
ā lián bào jūn yǒu lái qī, hòu jūn wèi zhì qù yǐ shī.
阿连报君有来期,候君未至趣以诗。
xiǎng yīn gù rén yì liàn liàn, gù zuò qù lǔ xíng chí chí.
想因故人意恋恋,故作去鲁行迟迟。
拼音:sī jūn zhī zài bǎi lǐ jiān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仄韵) 去声十六谏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