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回灞亭上”出自唐代方干的《送卢评事东归(一作戴叔伦诗,题云送友人东归)》,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éi huí bà tíng shà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裴回灞亭上”全诗:万里杨柳色,出关随故人。
轻烟覆流水,落日照行尘。
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
裴回灞亭上,不语共伤春。
《送卢评事东归》是唐代方干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自己与友人一起离开的情景。
诗中的“万里杨柳色,出关随故人”意味着作者与友人一起出关,一起离开。杨柳色代表着旅途中的美丽景色,而“出关”则表示他们离开了故乡。
接着,诗人提到了“轻烟覆流水,落日照行尘”,这是描绘旅途中的景色,轻烟覆盖着流水,夕阳下的尘土伴随着他们的行走,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沉重的感觉。
下一句“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表达了作者对江湖的向往和对家乡兄弟的思念。他们积存了多少梦想和理想,又面对着自己贫困的家族。
最后两句“裴回灞亭上,不语共伤春”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裴回灞亭是友人即将离开时的落别之地。诗人们无需言语,他们心照不宣地共同分享着离别的伤感。
整首诗以句句质朴,情感真挚地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友情的深沉。从描述自然景色到抒发自己的思念和留恋,这首诗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无奈而又动人的感觉,也唤起了读者对友情和家乡的思考和回忆。
sòng lú píng shì dōng guī yī zuò dài shū lún shī, tí yún sòng yǒu rén dōng guī
送卢评事东归(一作戴叔伦诗,题云送友人东归)
wàn lǐ yáng liǔ sè, chū guān suí gù rén.
万里杨柳色,出关随故人。
qīng yān fù liú shuǐ, luò rì zhào xíng chén.
轻烟覆流水,落日照行尘。
jī mèng jiāng hú kuò, yì jiā xiōng dì pín.
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
péi huí bà tíng shàng, bù yǔ gòng shāng chūn.
裴回灞亭上,不语共伤春。
拼音:péi huí bà tíng shàng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二养 (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县芦茨乡)。唐宝历中,参加科举考试不第。以诗拜谒钱塘太守姚合。初次见面,因其容貌丑陋,姚合看不起他,待读过方干诗稿后,为其才华所动,于是满心欢喜,一连款待数日。开成年间,常与寓居桐江的喻凫为友,并与同里人李频唱和,诗来歌往,关系甚笃。大中年间,流寓会稽鉴湖。咸通年间,浙东廉访使王龟慕名邀请,一经交谈,觉得方干不仅才华出众,且为人耿直,于是竭力向朝廷推荐。终因朝廷腐败,忌贤妒能,不被起用。后人赞叹他“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
方干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