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无往亦无来”出自宋代赵蕃的《冲雨投宿石佛院次季承留题韵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ì rén wú wǎng yì wú lái,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至人无往亦无来”全诗:石佛如今安在哉,至人无往亦无来。
山僧顾欲谈遗迹,说道空岩闭不开。
《冲雨投宿石佛院次季承留题韵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行雨中来到石佛院,看到了那里的石佛像,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人生、存在和沉思的思考。
诗意:
这首诗词以石佛院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存在的深刻思考。石佛作为一种寺庙建筑和宗教象征,具有超越凡俗、永恒存在的象征意义。作者观察到石佛的存在和静默,产生了一种深沉的共鸣。通过石佛的形象,作者思考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以及人们在尘世中的追求和迷茫。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通过石佛的形象,赵蕃表达了对人生和存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越物质世界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
石佛如今安在哉,
至人无往亦无来。
山僧顾欲谈遗迹,
说道空岩闭不开。
诗词中的"石佛"象征着超越尘世的存在和智慧。"如今安在哉"表达了作者对石佛的关注和思考。"至人无往亦无来"意味着真正的智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山僧顾欲谈遗迹"表明作者愿意与山中的僧侣交流,探讨石佛的历史和意义。"说道空岩闭不开"揭示了石佛所在的空岩中的闭合状态,可能意味着人们对智慧和真理的封闭和无法理解。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存在的思考。石佛的形象象征着超越尘世的存在和智慧,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超越尘世的追求的思考。整首诗词给人以深邃和内省的感觉,启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寻。
chōng yǔ tóu sù shí fú yuàn cì jì chéng liú tí yùn èr shǒu
冲雨投宿石佛院次季承留题韵二首
shí fú rú jīn ān zài zāi, zhì rén wú wǎng yì wú lái.
石佛如今安在哉,至人无往亦无来。
shān sēng gù yù tán yí jī, shuō dào kōng yán bì bù kāi.
山僧顾欲谈遗迹,说道空岩闭不开。
拼音:zhì rén wú wǎng yì wú lái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