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琼阁如天隔紫云”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琼阁如天隔紫云”出自明代边贡的《赠尚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óng gé rú tiān gé zǐ yú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琼阁如天隔紫云”全诗

《赠尚子》

琼阁如天隔紫云

意气凭凌一当百,关西儒生五陵客。
少年学书复学剑,老大蹉跎双鬓白。
门下诸生半赐麻,闺中小妇犹炊麦。
布衣东来谒天子,春日醉卧长安陌。
陌头花絮夕纷纷,琼阁如天隔紫云
浩歌翩然却归去,眼底谁是平原君。


赏析


《赠尚子》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边贡。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意气凭凌一当百,
关西儒生五陵客。
少年学书复学剑,
老大蹉跎双鬓白。
门下诸生半赐麻,
闺中小妇犹炊麦。
布衣东来谒天子,
春日醉卧长安陌。
陌头花絮夕纷纷,
琼阁如天隔紫云。
浩歌翩然却归去,
眼底谁是平原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志向远大、经历曲折的人物尚子,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思念之情。

诗的前四句写尚子的青年时期,他意气风发,凭借才华和气质在众人中脱颖而出。他是关西一位学问修养深厚的儒生,却身居五陵之地,寓居在陌上的客人。他年轻时既学习书法,又习练剑术,展现出全面的才能。然而,岁月流转,尚子渐渐老去,双鬓已经变白,蹉跎了很多光阴。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尚子的境遇。他的门下弟子中,有一部分被赐予麻衣,象征着他们的贫困和艰辛。而尚子的妻子仍然在家中辛勤地炊制着简单的麦饭,生活艰辛。诗中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尚子的日常生活,展示了他平凡而朴素的生活状态。

然而,尽管如此,尚子仍然怀揣着远大的理想,他东来到长安,向天子进谒。春天的一个日子,他醉卧在长安的大街上。夜幕降临,街头飘落着花瓣,这景象让人感到美好而多彩。尚子的理想如同琼阁一般高远,仿佛与紫云相隔。

最后两句表达了尚子的离去和诗人的思念之情。尚子挥舞着自己的豪情壮志,轻盈地回归了他的故乡。诗人在尚子离去的眼底,思念之情涌上心头,不禁问自己:平原君(指平原君刘备)在哪里?

这首诗词展现了边贡对尚子的钦佩和思念之情,通过描写他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志向高远的人物的赞美与敬仰。尚子的坎坷人生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琼阁如天隔紫云”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èng shàng zi
赠尚子

yì qì píng líng yī dāng bǎi, guān xī rú shēng wǔ líng kè.
意气凭凌一当百,关西儒生五陵客。
shào nián xué shū fù xué jiàn, lǎo dà cuō tuó shuāng bìn bái.
少年学书复学剑,老大蹉跎双鬓白。
mén xià zhū shēng bàn cì má, guī zhōng xiǎo fù yóu chuī mài.
门下诸生半赐麻,闺中小妇犹炊麦。
bù yī dōng lái yè tiān zǐ, chūn rì zuì wò cháng ān mò.
布衣东来谒天子,春日醉卧长安陌。
mò tóu huā xù xī fēn fēn, qióng gé rú tiān gé zǐ yún.
陌头花絮夕纷纷,琼阁如天隔紫云。
hào gē piān rán què guī qù, yǎn dǐ shuí shì píng yuán jūn.
浩歌翩然却归去,眼底谁是平原君。

“琼阁如天隔紫云”平仄韵脚


拼音:qióng gé rú tiān gé zǐ yún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二文

作者简介


边贡边贡(1476 ~1532)字庭实,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作者介绍


边贡的生平

家庭出身
  边贡出身于一个官僚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的儒学教育。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及第,年仅20岁。少年登科,名动朝野。初授太常博士,迁兵科给事中。明六科给事中掌钞发章疏,稽察违误,职权颇重。边贡任职期间,不避权贵,不计利害,上书弹劾贪冒军功、卑怯无能的监军太监和统兵将帅,上《言边患封事疏》。当时监军太监苗逵为皇帝所宠信,镇军统帅是宗室保国公朱晖和右都御史史琳。边贡奏文疏直激切,闻者凛然,表现出他关心国事、直言敢谏的品格。

宦途得意
  此间,著名文学家李梦阳任户部主事。此后,何景明、徐祯卿及王九思、康海、王廷相也先后进士及第,在内阁各部供职。边贡与他们诗文往还,遂为诗友,世称“前七子”。明自英宗之后,政治日趋腐败,阶级矛盾也日见深化。弘治以来,一些正直的朝臣想限制阉党,改革朝政,以挽救明王朝的衰颓之势。在文学上,则有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力图改变萎弱的“台阁体”统治文坛的局面,“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明史·文苑传》),发起声势浩大的文学复古运动,天下学人翕然宗之。嘉靖间,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与之相呼应,前扬后激,遂把这一运动推向高潮。经过“前后七子”的努力,终于取代“台阁体”而雄踞文坛。这一次文学复古运动,对于改变“台阁体”萎弱文风,清除八股文窒息文艺创作的恶劣影响,有一定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其文学主张一味强调复古,便引导文学创作走上盲目尊古的道路,造成摹拟剽窃、追求形似的恶劣影响。边贡附骥于李梦阳,其前期诗歌自然也具有同样的错误倾向。集中摹拟之作,及祭陵诸诗,盖为这一时期的作品。如四言古体摹拟《诗经》,以及“集杜句”、“集江淹句”等,都是些古色古香的杂货拌,毫无诗意可言,而于送别、游赏的诗作中则时见新意,有不少清丽隽秀之作。
  弘治朝,边贡宦途得意,官至太常夺丞。而在弘治帝病逝之后,即位的正德皇帝却是一个不问朝政、日耽游乐的荒唐天子,朝政大权全由宦官刘瑾把持。边贡志操耿介,不善奉迎,遂被外放为河南卫辉知府,寻改授湖北荆州知府。在其升迁之际,骤被外放,使其锐意进取之心受到极大挫折。而且自此以后,他再未能返京任职,亦是其政治生活中的一大转折。

赴荆州任所
  正德五年(1510年)春,边贡赴荆州任所。在朝廷,他目睹了朝政的腐败;赴任途中,他又看到在农民起义冲击下的明王朝破碎的统治局面。自京畿至荆襄,不堪封建压迫和剥削的农民 纷纷揭竿而起。河北有刘六、刘七起义,四川及湖北有蓝廷瑞、鄢本恕和廖惠的农民暴动,他深深感到明王朝统治的深重危机。他作为明朝官吏,为镇压农民起义他拼死效力;作为一个诗人,他却与一般只知追逐利禄的封建官吏的感受不同。他忠事明室,而痛恨蛀蚀明王朝的宦官和贪官污吏;他仇视农民起义,而对农民所遭受的苦难又有一定的同情。这二者是矛盾而又统一的。在他看来,农民的苦难,不是明王朝的腐朽统治及其赖以存在的封建制度造成的,而是由于宦官弄权、贪官污吏横行不法所造成的。因此,他在荆州任内,或驱车四境访察民情,或登山临水游览观赏,心情都是抑郁的。江边登高南眺,水天一碧的洞庭秋色,使他联想到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思及仕途坎坷,便欲作《怀湘赋》,以发抒积郁愤懑之情;泛舟江中,波险浪激的景象,又使他联系到朝政日非,烽火四起的险恶政局,便欲挂冠归乡。凭吊羊祜,倾诉景仰之意,造访鹿门山庞统隐居处,又有不胜惆怅之情。即题咏海棠的五首,虽咏物小什,在赞美海棠当秋盛开、与松为伴的品格之中,亦寄寓着诗人身世之慨。

深感人民疾苦
  边贡到荆州任不久,权阉刘瑾伏诛,不少受其迫害的官员先后得复原官,他自然也充满着期待。然而,一年过去,得到的却是擢为山西提学副使的任命,而同时也收到父死讣音,未曾莅任便丁忧家居。正德九年(1514年)仲冬,服阕,起为河南提学副使。未得返京任职,仍放外任,虽是升迁,心情亦十分落落。作《俟轩解》聊以自慰。尽管如此,边贡莅任,仍克尽其职,致使河南士风大振。他不受请托、秉公择优;不以亲疏为条件,而以文才取舍,虽友人亦不例外,从而赢得清正廉明的赞誉。在这时期,边贡为考校生员,视察府州县学,足迹遍及河南全省,因而也感受到人民的疾苦,写下了《筑桥怨》、《牵夫谣》等同情人民疾苦的诗篇。

扶榇归里
  边贡有感于朝政日非,加以身体病弱,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上疏乞终养致仕,未获示复而母病死任所,遂扶榇归里,居丧守制,至嘉靖元年(1522年)始起复任职。居家期间,边贡读书授徒,与友人唱酬,而更多时间则是流连于家乡湖光山色之间。因此写下了大量吟咏故家湖光山色之作。如《西园八景》、《寒食郊行》、《题贾园四首》、《七月四日泛湖》、《湖上杂兴》、《登千佛山寺》、《游龙洞山》、《出靳村望灵岩寺》、《泰山回马岭》、《登岳次刘希尹韵四首》等,都为写景佳作,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其次,诗人也写有不少关心农事的诗篇,如《望雨》、《忧旱》等。

被劾免职
  (1521年)三月,武宗朱厚照病逝,其堂弟厚熜继帝位,诏起复边贡为南京太常 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南京为留都,各部衙署形同虚设,官员有职无权,诗人居此常感不安。嘉靖七年(1528年),转刑部右侍郎。官职升迁了,诗人退隐的念头也滋生了。是年冬,他借赴京述职之机,回程经济南以延医治疗为由,上疏乞休。未获准,旋拜太仆卿,迁户部尚书。自嘉靖以来,七年之间,五选华秩,屡屡升迁,边贡本应安于职守,黾勉王事,而他却牢骚满腹,一再恳请致仕,为常人所难解。盖诗人非一般利禄之徒,欲有为而不得,不甘尸位素餐,故常戚戚于怀而求退心安。在欲有为而不能,欲退隐而不准的情况下,边贡于公暇之余,浪迹山水之间,写下了大量吟咏南京一带山水的诗歌、如《杂画》、《画上》都写得真切细腻,亲切感人。而《经西湖》、《谒文山祠》等描写西湖景胜的诗作,则韵致深厚,文笔传神,为人所激赏。
  事有偶然。边贡与其父一样,被劾免职:边父因不贿买宦官,横遭诬陷;边贡则是疏狂任放。受人忌害。所由不同,而志操耿介则一。归家后,诗人经常卧病。
  好交游,悠闲无事则游览山水,每到一地,都要“登临山水,购古书,金石文字,累数万卷”,后被都御史劾其纵酒废职,被罢官归。平生喜收书,有求古书癖。所蓄书万余卷,嘉靖十年(1531),他被罢官归故里,在济南大明湖畔筑“万卷楼”,将一生收藏的金石书籍纳于其中。不幸第二年即嘉靖十一年(1532年)“万卷楼”火灾,他仰面大哭:“嗟呼,甚于丧我也!”诗人痛苦异常,由此大病不起,遂起病而卒。终年57岁。

边贡的评价

  边贡一生仕途顺利,晚年更是官显事闲,他所作的诗歌,调子平淡和粹,内容较为贫乏。他创作的乐府、古诗比李梦阳、何景明既少且差。偶尔写出的《筑桥怨》、《牵夫谣》,也是点缀历来乐府讽谕传统的应景之作,并无创作者的真情实感融贯其中,无多少艺术感染力。较能表现他的风格的是五七言律绝,曾受到不少诗评者的褒扬。但取材狭窄,大抵是赠、送、简、和、答、寄等应酬之词,或为逢元旦、生日、寒食等例行的抒怀之作。其中有一些诗歌吐露了诗人生活中的淡淡哀愁,但多数是无病呻吟。他也写了少量好诗,如“丞相英灵迥未消,绎帷灯火飒寒飚。乾坤浩荡身难寄,道路间关梦且遥,花外子规燕市月,水边精卫浙江潮。祠堂亦有西湖树,不遣南枝向北朝”(《倡文山祠》)。兴象飘逸,语亦清圆,也包孕着诗人对爱国民族英雄的崇敬心情。但总的说来,在“弘(治)、正(德)四杰(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中,他的创作成就较差。著作有《华泉集》。

边贡的诗词特点

  边贡以诗著称弘治、正德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驾诗坛,而边诗以富有文采为时人称许。综观边贡诗集,佳作多有,“风人遗韵,故自不乏”(《明诗别裁集》),而拟古摘句之什也掺杂其中;沉稳平淡,风格朴质,是其所长,而题材狭窄,调多病苦,为其弱点。要之,其拟古摘句之作,影响消极,而其纤丽俊逸之作,则开“神韵”之渐。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祯整理翻刻其诗集,不唯敬其桑梓,亦因诗心有相会之处。因此,边贡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自应有一定的地位。其诗文,后人编为《边华泉全集》。王士祯编选有《华泉集选》4卷。

  边贡子边习亦有文名,在乡里教徒谋生,受到清初著名文人王士鍃的称赞,把其诗作附刊于所编的《华泉集选》卷后行世。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