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恐又催诏”出自宋代洪咨夔的《水调歌头(送曹侍郎归永嘉)》,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ǐ kǒng yòu cuī zhào,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只恐又催诏”全诗:四海止斋老,百世水心翁。
都将不尽事业,付与道俱东。
气脉中庸大学,体统采薇天保,几疏柘袍红,千仞倚寥碧,一点驾归鸿。
扈江蓠,贯薜荔,制芙蓉。
午桥绿野深处,心与境俱融。
搏控乾坤龙马,簸弄坎离日月,苍鬓映方瞳。
只恐又催诏,飞度橘花风。
《水调歌头(送曹侍郎归永嘉)》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四海止斋老,百世水心翁。
都将不尽事业,付与道俱东。
译文:
世间的人们都会停驻在平淡的生活里,
而曹侍郎却是一位追求卓越的人,
他的事业无论多么辉煌,都将随着他追随的道路一同消逝。
诗意:
这首诗以洪咨夔的朋友曹侍郎为主题,表达了对他的赞扬和送行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曹侍郎的追求与才华,表达了对其事业成就的肯定和赞美。诗中提到的“止斋老”和“水心翁”是对曹侍郎的称呼,意味着他在世间停下来安度晚年,但内心却是有着远大抱负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曹侍郎的敬佩和送行之情。诗人通过运用富有意境的描写手法,将曹侍郎的事业追求与道德追求相结合,显示出他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目标。诗中的描绘丰富而生动,如“几疏柘袍红”描绘了曹侍郎身着红色官袍的形象,而“一点驾归鸿”则表达了他追求事业成功的决心和努力。整首诗以曹侍郎为中心,既肯定了他的成就,又表达了对他未来发展的期望。
诗中还描绘了自然景物,如“扈江蓠,贯薜荔,制芙蓉”和“午桥绿野深处”,通过与曹侍郎的事业追求相对照,突出了曹侍郎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才能。最后两句“只恐又催诏,飞度橘花风”,表达了诗人对曹侍郎未来升迁的期望和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洪咨夔对曹侍郎的敬佩和祝福之情,通过对曹侍郎事业追求和高尚品德的描写,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对他未来发展的期望。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shuǐ diào gē tóu sòng cáo shì láng guī yǒng jiā
水调歌头(送曹侍郎归永嘉)
sì hǎi zhǐ zhāi lǎo, bǎi shì shuǐ xīn wēng.
四海止斋老,百世水心翁。
dōu jiāng bù jìn shì yè, fù yǔ dào jù dōng.
都将不尽事业,付与道俱东。
qì mài zhōng yōng dà xué, tǐ tǒng cǎi wēi tiān bǎo, jǐ shū zhè páo hóng, qiān rèn yǐ liáo bì, yì diǎn jià guī hóng.
气脉中庸大学,体统采薇天保,几疏柘袍红,千仞倚寥碧,一点驾归鸿。
hù jiāng lí, guàn bì lì, zhì fú róng.
扈江蓠,贯薜荔,制芙蓉。
wǔ qiáo lǜ yě shēn chù, xīn yǔ jìng jù róng.
午桥绿野深处,心与境俱融。
bó kòng qián kūn lóng mǎ, bǒ nòng kǎn lí rì yuè, cāng bìn yìng fāng tóng.
搏控乾坤龙马,簸弄坎离日月,苍鬓映方瞳。
zhǐ kǒng yòu cuī zhào, fēi dù jú huā fēng.
只恐又催诏,飞度橘花风。
拼音:zhǐ kǒng yòu cuī zhào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八啸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进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为人正直敢言。在现存的 920多首诗里,像"今岁啼饥眼欲枯"(《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四),这样直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句并不少见。又如《次韵闵饥》其一写道"贵人生长不知田,丝竹声中醉饱眠。渠信春山青草尽,排门三日未炊烟。"已接触到农村贫富对立的事实。他感叹"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足见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讽刺官吏、讥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诗,最为淋漓痛快。他善于描写农村景物,如描绘牧童"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夏至过东市》其一),笔调清新、生活气息浓厚。不过他受江西诗派影响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
著作有《平斋文集》32卷、《平斋词》1卷等。其《平斋文集》所收多为讲经及制诰之文,余为诗歌、杂文,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风格颇似辛弃疾,清毛晋将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词》。《平斋文集》3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收诗寥寥。《平斋词》有汲古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