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凭高一望君”出自宋代严羽的《送戴式之归天台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íng rì píng gāo yī wàng jū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明日凭高一望君”全诗:吾闻天台华顶连石桥,石桥巉绝横烟霄。
下有沧溟万折之波涛,上有赤城千丈之霞标。
峰悬蹬断杳莫测,中有石屏古仙客。
吟窥混沌愁天公,醉饮扶桑泣龙伯。
适来何事游人间?飘飖八极寻名山。
三花树下一相见,笑我萧飒风沙颜。
手持玉杯酌我酒,付我新诗五百首。
共结天边汗漫游,重论方外云霞友。
海内诗名今数谁?群贤杂沓争相推。
胸襟浩荡气萧爽,豁如洞庭笠泽月。
寒空万里云开时。
人生聚散何超忽,愁折瑶华赠君别。
君骑白鹿归仙山,我亦扁舟向吴越。
明日凭高一望君,江花满眼愁氛氲。
天长地阔不可见,空有相思寄海云。
我听说天台华顶连石头桥,石桥辊断绝烟霄。
下有大海的波涛万折,上有赤城千丈的晚霞标。
峰高悬的石瞪断绝幽深莫测,中有石屏风古代仙人。
吟看混沌愁天公,醉酒扶桑哭泣龙伯。
刚才什么事在人间?飘飘摇摇八极不久名山。
三花树下一见面,笑我萧飒飒风沙颜。
手里拿着玉酒我酒,给我五百首新诗。
共结天边漫无边际游,重论方外云霞朋友。
海内诗名现在有谁?群贤满座争相推出。
胸襟浩荡之气萧爽,豁如洞庭笠泽月。
冷空万里说开时。
人生聚散有什么超忽,愁折瑶华赠君别。
你骑白鹿回到仙山,我也小船向吴越。
第二天凭高一看你,江花满眼睛愁盛美。
天长地远不见,空有相思寄海说。
sòng dài shì zhī guī tiān tāi gē
送戴式之归天台歌
wú wén tiān tāi huá dǐng lián shí qiáo, shí qiáo chán jué héng yān xiāo.
吾闻天台华顶连石桥,石桥巉绝横烟霄。
xià yǒu cāng míng wàn zhé zhī bō tāo, shàng yǒu chì chéng qiān zhàng zhī xiá biāo.
下有沧溟万折之波涛,上有赤城千丈之霞标。
fēng xuán dēng duàn yǎo mò cè, zhōng yǒu shí píng gǔ xiān kè.
峰悬蹬断杳莫测,中有石屏古仙客。
yín kuī hùn dùn chóu tiān gōng, zuì yǐn fú sāng qì lóng bó.
吟窥混沌愁天公,醉饮扶桑泣龙伯。
shì lái hé shì yóu rén jiān? piāo yáo bā jí xún míng shān.
适来何事游人间?飘飖八极寻名山。
sān huā shù xià yī xiāng jiàn, xiào wǒ xiāo sà fēng shā yán.
三花树下一相见,笑我萧飒风沙颜。
shǒu chí yù bēi zhuó wǒ jiǔ, fù wǒ xīn shī wǔ bǎi shǒu.
手持玉杯酌我酒,付我新诗五百首。
gòng jié tiān biān hàn màn yóu, zhòng lùn fāng wài yún xiá yǒu.
共结天边汗漫游,重论方外云霞友。
hǎi nèi shī míng jīn shù shuí? qún xián zá tà zhēng xiāng tuī.
海内诗名今数谁?群贤杂沓争相推。
xiōng jīn hào dàng qì xiāo shuǎng, huō rú dòng tíng lì zé yuè.
胸襟浩荡气萧爽,豁如洞庭笠泽月。
hán kōng wàn lǐ yún kāi shí.
寒空万里云开时。
rén shēng jù sàn hé chāo hū, chóu zhé yáo huá zèng jūn bié.
人生聚散何超忽,愁折瑶华赠君别。
jūn qí bái lù guī xiān shān, wǒ yì piān zhōu xiàng wú yuè.
君骑白鹿归仙山,我亦扁舟向吴越。
míng rì píng gāo yī wàng jūn, jiāng huā mǎn yǎn chóu fēn yūn.
明日凭高一望君,江花满眼愁氛氲。
tiān cháng dì kuò bù kě jiàn, kōng yǒu xiāng sī jì hǎi yún.
天长地阔不可见,空有相思寄海云。
拼音:míng rì píng gāo yī wàng jūn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二文
严羽,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号“三严”;又与严肃、严参等8人,号“九严”。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严羽生年大致在1192~1197年间,这正是韩侂胄北伐失利,宋向金屈辱求和的时候。卒年约在1241~1245年间,距1279年元灭宋,仅三十余年。
早年就学于邻县光泽县学教授包恢门下,嘉定六年(1213年),严羽二十二岁左右时,离开家乡福建邵武,至江西南城包恢之父包扬门下求学深造。包扬,是当地颇有声名的宿儒,他先后受学于陆九渊和朱熹,神契于陆门 “本心之学”。由于当时包扬已年届古稀,三年后包扬去世,严羽辞别师门,开始了长达七年左右时间的客游经历。在江西时曾受友人举荐进入幕府,主要做案牍工作,未能受重用,故仅做了一年时间就辞任远游至湖南,在湖南长沙、衡阳、洞庭等地漂游。在湖南洞庭时,严羽又曾进入军营幕府,仍然是做案牍文书工作而并不受重用。严羽深感郁郁不得志,再次离任漂游至江西临川,在临川交朋结友。
嘉定十六年(1223年),严羽由江西临川返回家乡。绍定二年(1229年)十二月,福建路汀州发生了晏梦彪率领的农民起义,他们很快就攻下了汀州、邵武军、南剑州所属各县, 已近中年的严羽被迫离家避乱,飘泊于江西浔阳、南昌等地近三年。绍定三年(1230年)冬末,严羽第二次返乡。绍定五年(1232年),江湖派著名诗人戴复古任邵武府学教授,以严羽为代表的邵武青年才俊们的诗社活动因之更加活跃,严羽、李友山诸人也与戴复古结下了友情。戴复古《祝二严》诗曰:“前年得严粲,今年得严羽。我自得二严,牛铎谐钟吕。……羽也天姿高,不肯事科举,风雅与骚些,历历在肺腑。持论伤太高,与世或龃龉,长歌激古风,自立一门户。”
嘉熙元年(1237年),戴复古辞教授职,返回台州。临行前作《别邵武诸故人》(《石屏诗集》),严羽则作《送戴式之归天台山歌》相赠。 第二年开春,严羽第三次离家,远游吴越。[2]在漫游期间,他先后到过吴中(今江苏吴县)、临安(今杭州)、钱塘和桐庐(今杭州附近)、瓜步镇(在今江苏六合县)等地。嘉熙三年(1239年)春末,严羽客居瓜步镇(今江苏六合),瓜步以北正是宋蒙对峙的战场。严羽在这里找到表叔吴陵,将自己论诗的书稿誊写出副本交给他。之后,来到了南昌,由于南昌为官的朋友张南卿苦苦挽留。严羽在南昌住了一年多。约在嘉熙四年(1240年)冬末返乡,始了逐渐淡出的隐居生活,他先隐居在城郊,后来移居到邵武城外东潭山一个清幽秀丽的地方。他的住宅依山傍水,是个典型的隐士山庄。他一年到头很少饮酒,朋友来访,也只是以清茶款待。大约在淳祐五年(1245年)秋,好友上官良史到他隐居地访问了他。据清季耆老传说,南宋末年,文天祥镇守南平,严羽以其年迈之躯离家投军。抗元彻底失败后,他坚守“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的信条,不肯投降元人,避隐民间,不知所终。
有关严羽生平的资料非常有限,可供参考的仅有明朝弘治、嘉靖年间以及清朝乾隆年间编修的《邵武府志》、清代咸丰年间刊行的《邵武县志》、明代何乔远纂修的《闽书》、严羽同郡清代朱霞撰写的《严羽传》以及近代陈衍等编纂的《福建通志》等。
严羽教人学诗,必熟读《楚辞》,乃至于盛唐名家作品,并且反对苏轼、黄庭坚的诗风,称其为诗虽工,“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同时批评四灵派和江湖派。虽然生活在南宋末年,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但在元军入侵、国势垂危之际,仍很关心时事,爱国思想在诗中时有流露,对朝政弊端也颇多不满之词,如《北伐行》、《四方行》、《有感六首》等。所以戴复古说他“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引自朱雯《严羽传》)。他的七言歌行仿效李白,五律除学李外,还学杜甫、韦应物。但主要倾向仍为王(维)、孟(浩然)冲淡空灵一路。他最重要的成就在于诗歌理论,著有《沧浪诗话》。创作成就远逊于理论贡献,历来诗论家多指出这两方面的差距。《四库全书总目》说他的创作“志在天宝以前,而格实不能超大历之上”,“止能摹王孟之余响,不能追李杜之巨观也”。
其诗集名《沧浪先生吟卷》(或名《沧浪吟》、《沧浪集》)2卷,共收入古、近体诗146首。有《邵武徐氏丛书·樵川二家诗》本。《沧浪诗话》则附于诗集之后。
严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他启迪了元代诗人,影响覆盖了明代文艺理论界,深刻地影响了清代和近代。这是任何其他理论家都不曾有过的殊荣。
从宏观上看,严羽的影响可以分为生前和去世后两大阶段。生前,他主盟诗坛诗社,直接指导了一批文坛后进,从而形成了一个诗派。他去世以后,他的历史作用就表现为思想影响。正是在这方面,才表现出一个思想家的本质和他对历史,对文明的贡献。《沧浪诗话》是一部极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其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以第一部分为核心。严羽论诗立足于它“吟咏性情”的基本性质,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论诗标榜盛唐,主张诗有别裁、别趣之说,重视诗歌的艺术特点,批评了当时经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弊病,对江西诗派尤表不满。又以禅喻诗,强调“妙悟”,对明清的诗歌评论影响颇大。《福建文苑传》以“扫除美刺,独任性灵”总括严氏诗论。《沧浪诗话》全书完全不涉及诗与儒道的关系及其在政治、教化方面的功能,而重视诗的艺术性和由此造成的对人心的感发,这与理学家的文学观恰成对立,很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