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烟斜日小楼东”出自宋代卢祖皋的《鹧鸪天》,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àn yān xié rì xiǎo lóu dō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澹烟斜日小楼东”全诗:庭绿初圆结荫浓。
香沟收拾旧梢红。
池塘少歇鸣蛙雨,帘幕轻回舞燕风。
春又老,笑谁同。
澹烟斜日小楼东。
相思一曲临风笛,吹过云山第几重。
《鹧鸪天》是宋代卢祖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庭绿初圆结荫浓。
院子的绿树初显圆满,阴影浓密。
香沟收拾旧梢红。
花坛沟渠整理后,红花叶嫩。
池塘少歇鸣蛙雨,
池塘中的蛙儿偶尔在雨中鸣叫,
帘幕轻回舞燕风。
帘幕轻轻摇曳,燕子在风中舞动。
春又老,笑谁同。
春天又一年老去,不知道有谁一同欢笑。
澹烟斜日小楼东。
轻轻的烟雾,夕阳斜照在东边的小楼上。
相思一曲临风笛,
思念之情如一曲吹响的笛声,
吹过云山第几重。
吹过云雾弥漫的山峦,穿过了几重?
这首诗词以描绘春天的景色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春天的感受。诗中通过对庭院、池塘、帘幕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春天初至时的生机勃勃和景色宜人。同时,也隐含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庭绿初圆”形容院子里的树木刚刚长满新绿,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池塘少歇鸣蛙雨”描绘了春雨中池塘里蛙鸣的情景,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帘幕轻回舞燕风”将帘幕和燕子的舞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深思。同时,通过对相思和云山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诗人巧妙地揉合了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使整首诗词更具有深意和共鸣。
zhè gū tiān
鹧鸪天
tíng lǜ chū yuán jié yīn nóng.
庭绿初圆结荫浓。
xiāng gōu shōu shí jiù shāo hóng.
香沟收拾旧梢红。
chí táng shǎo xiē míng wā yǔ, lián mù qīng huí wǔ yàn fēng.
池塘少歇鸣蛙雨,帘幕轻回舞燕风。
chūn yòu lǎo, xiào shuí tóng.
春又老,笑谁同。
dàn yān xié rì xiǎo lóu dōng.
澹烟斜日小楼东。
xiāng sī yī qǔ lín fēng dí, chuī guò yún shān dì jǐ zhòng.
相思一曲临风笛,吹过云山第几重。
拼音:dàn yān xié rì xiǎo lóu dō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卢祖皋(约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属浙江)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卢祖皋于庆元五年(1199年),考取进士,从此便进入仕途。
嘉泰二年(1202),调任两浙西路吴江(今苏州市)主簿,重到吴中。嘉定十一年(1218),因文才卓著,内召临安,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十三年除秘书省正字,十三年三月,任校书郎。十二月,为秘书郎。十四年正月,升著作佐郎。十月,为著作郎兼权司封郎官。十五年正月,直学士院暂代学士职务,起草制诏及其他文稿。九月,迁将作少监,未久逝世,享年51岁,墓葬在杭州西湖名胜“九里云松”(洪春桥以西至灵隐天竺一带)。卢祖皋为楼钥之甥,学有渊源,与永嘉四灵以诗相倡和。卢氏为八百年来温州词宗,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八评云:“申之乐章甚工,字字可入律吕,浙人皆唱之。有《蒲江词稿》行世”。又《中兴词话》谓其《虞美人。钓雪亭》词“无一字不佳,每一咏之,所谓如行山阴道中,山水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竹屋、蒲江并存盛名。蒲江窘促,等诸自郐;竹屋硁硁,亦凡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