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苍苔绕画廊”出自唐代羊士谔的《王起居独游青龙寺玩红叶因寄》,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mǔ cāng tái rào huà lá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十亩苍苔绕画廊”全诗:十亩苍苔绕画廊,几株红树过清霜。
高情还似看花去,闲对南山步夕阳。
《王起居独游青龙寺玩红叶因寄》是唐代羊士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亩苍苔绕画廊,
几株红树过清霜。
高情还似看花去,
闲对南山步夕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独自游览青龙寺,欣赏红叶的景象,并借此寄托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诗中以自然景物和人物行为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感受。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首两句描述了画廊周围盖满了苍苔,几株红树叶被清霜覆盖,给人一种宁静和凄美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高情,意味着他的情感高洁纯真,如同欣赏花朵一般纯粹。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闲散自在地对着南山散步,享受夕阳的光辉,这是一种宁静而悠闲的心境。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景色和人物行为,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作者通过观赏红叶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的高情和对自然的赞美。诗词流露出一种恬静、淡泊、悠然自得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展示了唐代诗人的审美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wáng qǐ jū dú yóu qīng lóng sì wán hóng yè yīn jì
王起居独游青龙寺玩红叶因寄
shí mǔ cāng tái rào huà láng, jǐ zhū hóng shù guò qīng shuāng.
十亩苍苔绕画廊,几株红树过清霜。
gāo qíng hái shì kàn huā qù, xián duì nán shān bù xī yáng.
高情还似看花去,闲对南山步夕阳。
拼音:shí mǔ cāng tái rào huà láng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