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不灭论初成”出自唐代段成式的《送僧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íng shén bù miè lùn chū ché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形神不灭论初成”全诗:形神不灭论初成,爱马乘闲入帝京。
四十三年虚过了,方知僧里有唐生。
想到头陀最上方,桂阴犹认惠宗房。
因行恋烧归来晚,窗下犹残一字香。
《送僧二首》是唐代诗人段成式创作的作品。该诗分为上下两首,表达了作者送别僧人的情感。
上首诗以"形神不灭论初成,爱马乘闲入帝京。四十三年虚过了,方知僧里有唐生。"为开篇,表达了对僧人修行之道的赞美和对自己时光的虚度的感叹。作者在长达四十三年的时间里,才领悟到僧人内心的重生与重塑。这里的"形神不灭论初成"指的是僧人修行的初级阶段,他们通过修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解脱。而"爱马乘闲入帝京"则是作者自比为一匹马,通过驾驭自己的情感,使自己成为一只能够驰骋于世俗中的马儿,进入了尘世之中。
下首诗以"想到头陀最上方,桂阴犹认惠宗房。因行恋烧归来晚,窗下犹残一字香。"为开篇,描述了作者对僧人的思念和对晚年岁月的体悟。"头陀"指的是出家修行的僧人,"桂阴"是指僧房,"惠宗"是指僧人最敬重的住持。作者想到僧人修行之地的最高层次,也想起了自己逝去的青春岁月。"因行恋烧归来晚,窗下犹残一字香"则是表达了对逝去的岁月的感慨,以及对逝去人生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修行之道和自己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修身养性的向往和对时光的深刻思索。作者在诗中以比喻和意象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整体情感既有对僧人修行之道的敬重和向往,也有对逝去时光的懊悔和思念。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佳作。
sòng sēng èr shǒu
送僧二首
xíng shén bù miè lùn chū chéng, ài mǎ chéng xián rù dì jīng.
形神不灭论初成,爱马乘闲入帝京。
sì shí sān nián xū guò le, fāng zhī sēng lǐ yǒu táng shēng.
四十三年虚过了,方知僧里有唐生。
xiǎng dào tóu tuó zuì shàng fāng, guì yīn yóu rèn huì zōng fáng.
想到头陀最上方,桂阴犹认惠宗房。
yīn xíng liàn shāo guī lái wǎn, chuāng xià yóu cán yī zì xiāng.
因行恋烧归来晚,窗下犹残一字香。
拼音:xíng shén bù miè lùn chū chéng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段成式(803-863),字柯古。晚唐邹平人,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邹平郡公,工诗,有文名。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段成式信佛读经,饮酒赋诗唱和,以解其忧,诗中多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消极情绪。
段成式故里在今明集镇段桥村。清代邹平著名诗人张实居《长白竹枝词·十五》写道:“连年亢旱绿波消,一望平湖种麦苗。旧迹欲寻柯故里,居人遥指段家桥。”王渔洋在该词后注“段太长故里”。《玩湖顶》诗云:“更忆断桥柯古迹,夕阳一片远香红。”晚于张实居而同为张延登之孙的张尔奎,有《柯古堂诗文》四卷行于世。很显然,诗人张实居、张尔奎皆十分仰慕唐代文学家段成式,同时也佐证了段成式故里确实是邹平县明集镇段桥村。
段成式在当时文名颇著,与著名诗人李商隐、温庭筠号称“三才”,但其诗歌艺术成就远逊于温、李。所著《酉阳杂俎》,分类记载各种异事方物,被《新唐书·艺文志》列入了小说家类。书以内容广博,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学者多所征引。所记古代中外传闻、神话、故事、传奇,丰富多彩,有些篇章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为研究唐传奇提供了极为可贵的资料。同时,书中还辑录了南北朝和唐代的若干史料,其中记述了唐代统治阶级的秘闻轶事,南北朝交聘使者的应对和仪礼,以及民间婚丧嫁娶、风土习俗,旁及中外文化、物产交流,这些或得之于传闻,或采之于遗文秘籍,为我们研究古代史和中外关系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此外,关于陨星、化石、矿藏的记载,动物、植物形态、特性的说明,也极富科学价值。
《酉阳杂俎》在国外,也颇受重视。美国东方学者劳费尔所著《中国伊朗编》,英国作家李约瑟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都曾对此书给予高度评价,李更摘引书中不少材料。当然,书中也有诡怪不经、荒诞无稽之谈,是其糟粕。
另外,段成式的诗文也有一定的成就,与温庭筠、李商隐齐名,时号“三十六”,因段、温、李三人皆排行十六,故有“三十六体”之称。三人皆为晚唐文之高手。研究段成式的诗文,可与其笔记小说相互参照,对全面了解唐代社会的思想文化与文学艺术,大有裨益。
段成式青年时期为官宦子弟,英俊潇洒,彬彬有礼,活泼好动。他的好友周繇《嘲段成式》诗中写道:“蹴鞠且徒为,宁如目送时。报仇惭选耎(怯弱),存想恨逶迟。促坐疑辟咡(交谈时侧着头避免口气触及对方),衔杯强朵颐(鼓着腮颊嚼食之态)。恣情窥窈窕,曾恃好风姿。色授(睹貌动情)应难夺,神交愿莫辞。”此诗写了他年轻时的风貌。段成式自幼即力学苦读,博学强记,少好猎。其禅见洽闻,为时人所叹服,自言:“成立以君子耻一物不知”,故他的博闻在唐代作家中是不多见的。成式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吉州、处州、江洲刺史,直至太长少卿。成式为官期间,曾为故里修七孔拱桥,架通南北之路。乡人为记段氏功德,遂将相邻的段、加、马、乔四村改名为“段桥”,并刊石立碑。
段成式年轻时随父亲段文昌(曾任四川节度使等职)转徙各地,了解各地风土人情、轶闻趣事,开拓了生活视野,加之他精研苦学,博览了包括官府秘籍在内的大量图书。他以读书为嗜,博学强记,矩识渊博。段成式和当时的诗人温庭筠、李商隐、李群玉、周繇结为朋友,往来密切。这对他的诗文创造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段成式曾因父亲段文昌的关系,就任秘书省校书郎,居府第“修行里”。他自己说:“武宗癸亥三年夏,予与张君希复善继,同官秘书。”这是公元843年,他大约40来岁的事情。后来他“累官迁尚书郎”,又出任江州刺史,至“大中中归京,仕至太常少卿”。他居长安时,“以闲放自适”,“尤深于佛书”,这正是他晚年生活的概括。他于懿咸通四年六月卒,享年约六十一岁。
在唐代晚期文学家中,段成式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能诗善文除代表作志怪小说集《酉阳杂俎》传于后世外,在《全唐诗》中还收入他的诗词30多首,《全唐文》中收入他的文章11篇。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号称“三十六”(段、李、温均排行十六,故称)。现存段成式的诗,多是绝句和律诗,十分讲究词采的艳丽,风格清丽秀美。晚唐社会“官乱人贫,盗贼并起,土崩之势,忧在旦危”,皇帝仍旧终日宴游,不理朝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段成式信佛读经,饮酒赋诗唱和,以解其忧,诗中多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消极情绪。
《全唐诗》收录其诗词30多首,多华艳之作,也不乏清丽之篇。其文学成就主要不在诗歌,而是体现在所著代表作《酉阳杂俎》之中。这部书内容繁杂,有自然现象、文籍典故、社会民情、地产资源、草木虫鱼、方术医药、佛家故事、中外文化、物产交流等等,可以说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中诸如李白让高力士脱靴、王勃写文章蒙在被里打腹稿等故事,脍炙人口,流传很广。从中国小说史的角度来看,这部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志怪小说。鲁迅对此曾予以高度评价,以为这部书与唐代的传奇小说“并驾齐驱”。后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对这种文体的继承和发展。应该说这部书是一部上承六朝,下启宋明以及清初志怪小说的重要著作。清代纪昀等人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纲要》指出:对于这部书,“故论者虽病其浮夸,而不能不相征引,自唐以来,推为小说之翘楚。”
唐宣宗大中九年(855),五十三岁的段成式从长安来到处州任刺史。诗人方干在《赠处州段刺史》中对他在这段时间里的生活和府城的闲居环境有所反映“幸见诗才镇栝初,郡城孤峭似仙居;山萝色里登台阁,瀑布声中阅簿书。德重自将天地合,情高原与世人生疏。”段成式在处州德政卓著,民望很高,其中是突出的是整治水患,兴修水利。好溪是缙云与丽水之间的交通水路,因为险滩遍布,水势湍急,人称恶溪。
段成式决意治理恶溪。他实地查看了河道,制订方案,一面组织民工疏浚水路,排除险阻,一面筑坝开渠,引水浇灌,完成了兴建好溪堰的工程。好溪堰使丽水人民受益一千多年,至今还是丽水东郊农田浇灌和城中洗涤、消防、排污的主要设施。段成式治理恶溪,变水患为水利的事迹受到人们的赞颂。处州人民为了纪念段成式的功绩,在好溪畔建立了“思贤亭”。南宋状元、龙图阁学士王十朋在丽水时瞻仰了思贤亭,写下了《游洞溪》赞段成式。
利用好溪落差特大的优势,采用长藤结瓜的方法,沿溪建造了不少小电站进行多级发电,使水利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对段成式主持修建的好溪堰,包括贯穿丽水城内的水渠,进行大规模的整修,在灌溉和改善城市环境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这是一千多年前的段成式所无法预知和想象的。
好溪风景区位于磐安县南部,好溪又恶溪,左出大盘山,右靠清明尖,两岸连云,高岩壁立,风景迷人。区内风景点有:江南第一瀑--百杖潭风景区、仙风玉柱、黄檀林海、青梅尖、破连山、红挺一纵烈士陵园、竹水涧、潘潭风光、云山八景、大智寺、大炮岩和跌水岩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