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遣羇愁消底物”出自宋代赵蕃的《八月二十六日雨后呈沅陵教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ái qiǎn jī chóu xiāo dǐ wù,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排遣羇愁消底物”全诗:秋风比已凉如水,秋日还能热似焚。
骤对碧云成突兀,忽看快雨洒缤纷。
梧应留响中宵听,菊为韬香九日闻。
排遣羇愁消底物,要君诗律张吾军。
《八月二十六日雨后呈沅陵教授》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风已经变得凉如水,然而秋日却依然炎热如火。碧云突然间出现,仿佛突兀地插入其中;雨忽然之间洒下,五彩斑斓地飘洒。梧桐树应该留下夜半的回响,菊花因为韬养而在九月初九绽放香气。排遣内心的忧愁消散,期待你以诗律来支持我的军旅。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秋意的景象。秋天的风已经带来了一丝凉意,但阳光依然炙热,形成了温度上的矛盾。突然间,碧蓝的云朵出现在天空中,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接着,雨点也突然洒落下来,形成了五彩斑斓的景象。梧桐树在深夜里回荡着秋风的声音,而菊花则因为精心的养护,在九月初九绽放出香气。作者表达了排遣内心困扰的愿望,并期待有人能以诗律的方式支持他的军旅事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期待。在诗中,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秋风和秋日的对比,表达了温度上的矛盾和不协调感。碧云和快雨的突然出现,增添了诗中景象的变幻和生动感。梧桐树夜半的回响和菊花的芬芳,为诗中增添了一丝神秘和美好的氛围。
诗的最后两句呼应了诗的开头,表达了作者排遣内心痛苦的愿望,并期待有人能以诗律的方式支持他的军旅事业。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希望,展示了作者的文人情怀和对诗歌的热爱。
bā yuè èr shí liù rì yǔ hòu chéng yuán líng jiào shòu
八月二十六日雨后呈沅陵教授
qiū fēng bǐ yǐ liáng rú shuǐ, qiū rì hái néng rè shì fén.
秋风比已凉如水,秋日还能热似焚。
zhòu duì bì yún chéng tū wù, hū kàn kuài yǔ sǎ bīn fēn.
骤对碧云成突兀,忽看快雨洒缤纷。
wú yīng liú xiǎng zhōng xiāo tīng, jú wèi tāo xiāng jiǔ rì wén.
梧应留响中宵听,菊为韬香九日闻。
pái qiǎn jī chóu xiāo dǐ wù, yào jūn shī lǜ zhāng wú jūn.
排遣羇愁消底物,要君诗律张吾军。
拼音:pái qiǎn jī chóu xiāo dǐ wù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五物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