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黄蜂无数采花归”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黄蜂无数采花归”出自宋代洪咨夔的《白鹤观》,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áng fēng wú shù cǎi huā gu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黄蜂无数采花归”全诗

《白鹤观》

黄蜂无数采花归

缺唇丹井应千尺,秃顶灵杉恰百围。
鹤去不闻人下子,黄蜂无数采花归


赏析


诗词:《白鹤观》
朝代:宋代
作者:洪咨夔

缺唇丹井应千尺,
秃顶灵杉恰百围。
鹤去不闻人下子,
黄蜂无数采花归。

中文译文:
缺唇的井应该有千尺深,
秃顶的灵杉高达百围。
白鹤飞去,听不到人的声音,
无数黄蜂采花归巢。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诗中的白鹤观是一个寂静的地方,缺唇的井应有千尺深,秃顶的灵杉高耸百围,形容了这个地方的奇特和隐秘。白鹤飞去后,再也听不到人的声音,黄蜂却不断地采集花蜜回巢。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赏析:
《白鹤观》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塑造了一个与尘嚣世俗相隔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诗中的白鹤观被描绘得神秘而宁静,井深、杉高,给人以一种超越常人的感觉。白鹤飞去后,世间的喧嚣不再干扰,只有黄蜂忙碌地采集花蜜,营造出自然的和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安宁、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景仰。

同时,诗人借助对白鹤观的描写,寓意着诗人的修身养性和追求超凡脱俗的心境。白鹤作为古代文化中的象征,常被赋予神圣和纯洁的形象,与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相契合。整首诗以简洁的词句勾勒出宁静的景象,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使读者能够沉浸其中,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心灵的宁静。

总之,洪咨夔的《白鹤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超脱尘嚣的向往和对自然力量的景仰。诗意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心灵的关注与追求。

“黄蜂无数采花归”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ái hè guān
白鹤观

quē chún dān jǐng yīng qiān chǐ, tū dǐng líng shān qià bǎi wéi.
缺唇丹井应千尺,秃顶灵杉恰百围。
hè qù bù wén rén xià zǐ, huáng fēng wú shù cǎi huā guī.
鹤去不闻人下子,黄蜂无数采花归。

“黄蜂无数采花归”平仄韵脚


拼音:huáng fēng wú shù cǎi huā guī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作者简介


洪咨夔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作者介绍


洪咨夔的介绍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进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为人正直敢言。在现存的 920多首诗里,像"今岁啼饥眼欲枯"(《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四),这样直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句并不少见。又如《次韵闵饥》其一写道"贵人生长不知田,丝竹声中醉饱眠。渠信春山青草尽,排门三日未炊烟。"已接触到农村贫富对立的事实。他感叹"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足见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讽刺官吏、讥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诗,最为淋漓痛快。他善于描写农村景物,如描绘牧童"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夏至过东市》其一),笔调清新、生活气息浓厚。不过他受江西诗派影响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

  著作有《平斋文集》32卷、《平斋词》1卷等。其《平斋文集》所收多为讲经及制诰之文,余为诗歌、杂文,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风格颇似辛弃疾,清毛晋将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词》。《平斋文集》3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收诗寥寥。《平斋词》有汲古阁本。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