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僧留宿慰衰颜”出自唐代齐己的《宿江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ǎo sēng liú sù wèi shuāi yá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岛僧留宿慰衰颜”全诗:岛僧留宿慰衰颜,旧住何妨老未还。
身共锡声离鸟外,迹同云影过人间。
曾无梦入朝天路,忆有诗题隔海山。
珍重来晨渡江去,九华青里扣松关。
诗词《宿江寺》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描述了岛上的僧人在江寺里过夜时的心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岛上的僧人,留宿于江寺中,慰藉疲惫的面容。
旧时曾住的地方,何妨老去不再回来。
身与钵一起离开闹市的鸟声,
迹与云一起经过尘世的人间。
曾经没有梦到达朝廷的路途,
回忆起在海隔的山上题写诗句。
珍重地乘船去过江,明天又将离开,
在九华山的青翠中敲击松门。
诗意:
《宿江寺》通过描绘岛上僧人留宿江寺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想念和对回不去过去的留恋之情。无论是身踏尘世的喧嚣与归隐山林的宁静,还是经历了往事的辗转与又将离去的惆怅,诗人齐己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人事的流转。
赏析:
《宿江寺》诗词字数不多,篇幅短小,但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对现实的观照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中的“身与钵一起离开闹市的鸟声,迹与云一起经过尘世的人间”表达了诗人希望放下尘世的烦忧,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其中“迹同云影过人间”一句,以形象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心境的飘忽不定和难以捉摸。而“曾无梦入朝天路”一句,则寄寓着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朝廷的向往。最后两句“珍重来晨渡江去,九华青里扣松关”明示了诗人即将离开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懷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升华心境的情感。
sù jiāng sì
宿江寺
dǎo sēng liú sù wèi shuāi yán, jiù zhù hé fáng lǎo wèi hái.
岛僧留宿慰衰颜,旧住何妨老未还。
shēn gòng xī shēng lí niǎo wài,
身共锡声离鸟外,
jī tóng yún yǐng guò rén jiān.
迹同云影过人间。
céng wú mèng rù cháo tiān lù, yì yǒu shī tí gé hǎi shān.
曾无梦入朝天路,忆有诗题隔海山。
zhēn chóng lái chén dù jiāng qù, jiǔ huá qīng lǐ kòu sōng guān.
珍重来晨渡江去,九华青里扣松关。
拼音:dǎo sēng liú sù wèi shuāi yá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