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自觉已无成”出自宋代赵蕃的《别赵常德》,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ái tóu zì jué yǐ wú ché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白头自觉已无成”全诗:旧诗零落似前生,岂意公能识姓名。
青眼何堪辱如故,白头自觉已无成。
普天无复归耕处,薄禄谩为糊口营。
今日违离定何往,壶头路险更秦城。
《别赵常德》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旧诗零落似前生,
岂意公能识姓名。
青眼何堪辱如故,
白头自觉已无成。
普天无复归耕处,
薄禄谩为糊口营。
今日违离定何往,
壶头路险更秦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赵常德的离别场景。作者感慨万分,认为自己的旧诗已经散落在前世,不再被人所知。他并没有想到赵常德竟然能够辨认出他的名字,让他倍感意外和欣喜。然而,作者深感自己青春的才华被埋没,白发已经自觉无法再有所成就。
诗词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境遇的思考。他指出普通人已无法回到故乡从事耕种的工作,只能以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他感到远离故土,不知该往何处去,而前方的道路却又险峻如秦城的山路。
整首诗词流露出作者对离别和现实困境的忧愁和无奈之情。通过描绘个人境遇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困顿和流离失所的境遇。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感。
bié zhào cháng dé
别赵常德
jiù shī líng luò shì qián shēng, qǐ yì gōng néng shí xìng míng.
旧诗零落似前生,岂意公能识姓名。
qīng yǎn hé kān rǔ rú gù, bái tóu zì jué yǐ wú chéng.
青眼何堪辱如故,白头自觉已无成。
pǔ tiān wú fù guī gēng chù, báo lù mán wèi hú kǒu yíng.
普天无复归耕处,薄禄谩为糊口营。
jīn rì wéi lí dìng hé wǎng, hú tóu lù xiǎn gèng qín chéng.
今日违离定何往,壶头路险更秦城。
拼音:bái tóu zì jué yǐ wú chéng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