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石如覆屋”出自唐代刘长卿的《游四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ù shí rú fù w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覆石如覆屋”全诗:四明山绝奇,自古说登陆。
苍崖倚天立,覆石如覆屋。
玲珑开户牖,落落明四目。
箕星分南野,有斗挂檐北。
日月居东西,朝昏互出没。
我来游其间,寄傲巾半幅。
白云本无心,悠然伴幽独。
对此脱尘鞅,顿忘荣与辱。
长笑天地宽,仙风吹佩玉。
《游四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诗人以描写四明山的景色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亲身体验自然美景的过程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由的心境。
诗中描绘了壮丽的山峦景色,以及山上的奇特景观。苍崖倚天而立,覆石如覆屋,给人一种巍峨庄严的感觉。而玲珑的窗户和坚实的石头,窗户可以看作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面,将自然景色收纳进来,为人提供了一扇欣赏风景的窗口。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四明山中的星象和太阳月亮的运行。箕星分南野,有斗挂檐北,描绘了星空的壮丽景象。太阳和月亮则一唱一随地在东西方交替出没,创造了宽广辽阔的氛围。
诗人表达了他来到这里寻找宁静和自由的心境,将自己的傲慢倾注于巾帽之中,脱离尘俗纷扰,忘记了一切荣耀和辱负。他以豁达的心态看待天地的广阔,感受到了仙人的风范和超然的气息。
整首诗以山水风景为背景,通过描写景色和抒发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内心自由敞亮的追求。诗人通过身临其境的描写,展示了四明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敬仰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yóu sì chuāng
游四窗
sì míng shān jué qí, zì gǔ shuō dēng lù.
四明山绝奇,自古说登陆。
cāng yá yǐ tiān lì, fù shí rú fù wū.
苍崖倚天立,覆石如覆屋。
líng lóng kāi hù yǒu, luò luò míng sì mù.
玲珑开户牖,落落明四目。
jī xīng fēn nán yě, yǒu dòu guà yán běi.
箕星分南野,有斗挂檐北。
rì yuè jū dōng xī, cháo hūn hù chū mò.
日月居东西,朝昏互出没。
wǒ lái yóu qí jiān, jì ào jīn bàn fú.
我来游其间,寄傲巾半幅。
bái yún běn wú xīn, yōu rán bàn yōu dú.
白云本无心,悠然伴幽独。
duì cǐ tuō chén yāng, dùn wàng róng yǔ rǔ.
对此脱尘鞅,顿忘荣与辱。
cháng xiào tiān dì kuān, xiān fēng chuī pèi yù.
长笑天地宽,仙风吹佩玉。
拼音:fù shí rú fù wū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一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