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欷歔伤我心”出自明代茅坤的《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xū shāng wǒ xī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欷歔伤我心”全诗:行行入南山,蘼芜日以深。
不见津亭吏,但闻鼪鼯音。
夕阳犹在树,谷风起中林。
下有种豆歌,欷歔伤我心。
¤
诗词:《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
行行入南山,蘼芜日以深。
不见津亭吏,但闻鼪鼯音。
夕阳犹在树,谷风起中林。
下有种豆歌,欷歔伤我心。
中文译文:
一路行进入南山,茂密的草木日渐浓密。
看不见津亭的吏员,只能听到松鼠的声音。
夕阳依然挂在树上,山谷的风在林间吹拂。
下面传来耕种豆子的歌声,引起我内心的悲伤。
诗意:
这首诗是明代茅坤创作的,描述了作者进入南山的情景。南山茂密的植被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在这片山林中,作者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孤独的氛围。他注意到津亭的吏员不见了,只能听到鼪鼯(松鼠)的叫声,这增加了诗中的寂寥感。夕阳依然挂在树上,山谷的风吹拂着中林,这些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最后,他听到了下面传来的种豆歌声,这使他产生了一种欷歔之感,内心感到伤痛。
赏析:
《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通过描绘南山的景色和环境,以及作者在其中的感受,表达了一种寂寥和伤感的情绪。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如蘼芜茂密、夕阳和谷风,这些描写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诗人的心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抒发,他感受到了山林中的孤独和悲伤,种豆歌声更是引发了他内心的痛苦。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和思考,给读者带来思索与共鸣的空间。
nán shān xíng wéi méi lín sī mǎ fù sì shǒu
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
xíng xíng rù nán shān, mí wú rì yǐ shēn.
行行入南山,蘼芜日以深。
bú jiàn jīn tíng lì, dàn wén shēng wú yīn.
不见津亭吏,但闻鼪鼯音。
xī yáng yóu zài shù, gǔ fēng qǐ zhōng lín.
夕阳犹在树,谷风起中林。
xià yǒu zhǒng dòu gē, xī xū shāng wǒ xīn.
下有种豆歌,欷歔伤我心。
¤
拼音:xī xū shāng wǒ xīn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茅坤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主张,提倡学习唐宋古文。他评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在当时和后世有很大影响。此书选辑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家文章共 164卷。每家各为之引。总序中说:“世之操觚者往往谓文章与时相高下,而唐以后且薄不足为。噫!抑不知文特以道相盛衰,时非所论也。”所以茅坤选文目的在于宣扬八人文章中得“六经”之精髓者,对韩愈尤为推崇。他评述文章艺术形式也不出八股文笔法范围。他评点注释虽多有疏漏、错误之处,但此选本繁简适中,可作为初学者之门径,因此几百年来盛行不衰。“唐宋八大家”的名目也由此流行。茅坤的散文刻意模仿司马迁、欧阳修。行文喜跌宕激射。但是,由于为文好摹拟,佳作不多。今存《白华楼置稿》11卷、《续稿》15卷、《吟稿》8卷、《玉芝山房稿》22卷、《耄年录》7卷,以及《浙江分署纪事本末》、《史记钞》、《纪剿除徐海本末》等。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钱谦益对茅坤多赞赏之词:“(茅坤)为文章滔滔莽莽,谓文章之逸气,司马子长之后千余年而得欧阳子,又五百年而得茅子。疾世之为伪秦汉者,批点唐宋八大家之文以正之。”
茅坤生于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吴兴人(现浙江省湖州人),嘉靖十七年(1538)得中三甲进士。历任青阳、丹徒两县知县,因政绩卓著,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冬十二月,破格擢升为礼部仪制同主事,未几,迁任吏部稽勉司,曾受牵连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被外调谪为广平通判。后又屡迁广西兵备佥事、河南副使。时广西数股瑶僮利用壁立山势,盘礴六七百里,劫杀吏民,督府尝疏请三省夹剿未果。两广总督应木贾闻茅坤之才,特檄坤至广西以大征一切军兴事宜相属。茅坤一反大征之惯用手法,用“雕剿”(即“倏而入,倏而出,如雕之搏兔然”)之法,获大胜,被总督叹为“奇才”。因“雕剿”有功,晋升其官阶二级。当时,茅坤年轻气盛,恃才傲物,终被忌者所中,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解职还乡,开始了长达四、五十年的乡居生涯。嘉靖末,倭寇屡犯两浙,茅坤应胡宗宪请为幕僚,共商兵机。后将胡宗宪诱杀寇首徐海经历编述为《徐海本末》一卷。后因家人横行乡里,为巡抚庞尚鹏所劾,削籍归家,专事著述。万历二十九年(1601)卒,享年九十。葬武康(今德清县武康镇)鸡笼山。
《湖录》记载茅坤的藏书在当时称霸一方,书楼名“白桦楼”、“玉芝山房”,收藏宋元刻本较多。家编有《白桦楼书目》。有藏书楼数十间,仍充栋不能容,后由其孙茅元仪(茅坤次子茅国缙之子)又编有《九学十部目》。分为九学十部。九学为:一经学、二史学、三文学、四说学、五小学、六兵学、七类学、八数学、九外学。九学而外,再加世学,号曰十部。其藏书印有“茅坤”、“桐园”、“墨香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