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轴骚词书八行”出自唐代齐己的《谢贯微上人寄示古风今体四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ì zhóu sāo cí shū bā há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四轴骚词书八行”全诗:四轴骚词书八行,捧吟肌骨遍清凉。
谩求龙树能医眼,休问图澄学洗肠。
今体尽搜初剖判,古风淳凿未玄黄。
不知谁肯降文阵,闇点旌旗敌子房。
《谢贯微上人寄示古风今体四轴》是由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借用古人的古体诗风,结合当代的写作方式和技巧,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探索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谢贯微上人寄示古风今体四轴》
四轴骚词书八行,
抚吟个个都宛然。
虽然照出澄清凉,
还是难够清风骚。
想要用龙树医眼,
别问不问洗肠胃。
如今的风格虽然现代,
依然没有玄黄古调。
不知道谁愿意倒戈,
在黑暗中点亮战旗,
对抗起敌人子房。
这首诗词反映了齐己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和在新时代中的定位。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学形式的尊崇与推崇,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于文学的创新和探索。
在诗的开头,“四轴骚词书八行”,指的是四副轴联,每个联都是八行。这是传统诗词的格式,展示了对古代文学的敬仰。 诗人在写作时抚摸、吟咏这些字句,感受到了它们的古朴和清凉之意。 虽然采用了现代的写作方式,但仍然未能完全达到古典诗风的境界。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提出了对于文学创作风格的思考。他想要用“龙树”来治疗眼睛,这可以被理解为他希望通过参考传统文学的精华,来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而“不问洗肠胃”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不希望过分拘泥于传统的意愿。
在诗的结尾,诗人呼吁有志之士勇敢担当起传统文化的承传者,用新的方式来传承和创造。他希望有人能够“在黑暗中点亮战旗”,与敌人子房对抗,推动文学创新和发展。
整首诗抒发了齐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思考。他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体现了他对文学的追求和探索精神。
xiè guàn wēi shàng rén jì shì gǔ fēng jīn tǐ sì zhóu
谢贯微上人寄示古风今体四轴
sì zhóu sāo cí shū bā háng, pěng yín jī gǔ biàn qīng liáng.
四轴骚词书八行,捧吟肌骨遍清凉。
mán qiú lóng shù néng yī yǎn,
谩求龙树能医眼,
xiū wèn tú chéng xué xǐ cháng.
休问图澄学洗肠。
jīn tǐ jǐn sōu chū pōu pàn, gǔ fēng chún záo wèi xuán huáng.
今体尽搜初剖判,古风淳凿未玄黄。
bù zhī shuí kěn jiàng wén zhèn, àn diǎn jīng qí dí zǐ fáng.
不知谁肯降文阵,闇点旌旗敌子房。
拼音:sì zhóu sāo cí shū bā háng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平韵) 下平八庚 (仄韵) 上声二十四迥 (仄韵) 去声二十四敬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