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古锦何妨此地开”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古锦何妨此地开”出自宋代李弥逊的《游石门用前韵促陈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ǔ jǐn hé fáng cǐ dì kā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古锦何妨此地开”全诗

《游石门用前韵促陈丞》

古锦何妨此地开

昨夜浓阴泼墨来,比邻折简小奚催。
印窗寒月晓前白,寻壑春舆天际回。
盏面绿浮新展叶,杖头黄碍半肥梅。
知君自扫松间径,古锦何妨此地开


赏析


《游石门用前韵促陈丞》是李弥逊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昨夜阴云密布,天空仿佛被浓墨溅洒一般。我邻居的小奚急切地催促着我写一篇短文。晨曦前的寒冷月光映照着窗户,使它变得苍白。我沿着山壑寻找春天的轿车,它在天际回旋。花盆中绿叶嫩翠浮动,拐杖顶上的黄色梅花阻挡了一半的道路。你知道,我自己清扫了松树间的小径,这并不妨碍这片古老锦缎般的土地绽放花朵。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描绘出了一幅清新淡雅的画卷。诗人通过描写夜色、月光和自然元素,展示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句句都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

诗中的“昨夜浓阴泼墨来”表现了夜晚阴云密布、天色昏暗的景象,给人以沉郁、压抑的感觉。而“印窗寒月晓前白”则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清晨月光映照在窗户上的苍白景象,给人以宁静、清朗的感觉。

诗人通过“寻壑春舆天际回”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追求,将春天的轿车想象成在天际回旋,给人以梦幻、遥远的感觉。诗中的“盏面绿浮新展叶”和“杖头黄碍半肥梅”则通过描绘绿叶和黄梅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和繁荣。

最后两句“知君自扫松间径,古锦何妨此地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诗人清扫松树间的小径,希望不让美丽的自然景色受到任何阻碍,让自然的美好得以展现。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淡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和诗人的情感。它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示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古锦何妨此地开”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óu shí mén yòng qián yùn cù chén chéng
游石门用前韵促陈丞

zuó yè nóng yīn pō mò lái, bǐ lín zhé jiǎn xiǎo xī cuī.
昨夜浓阴泼墨来,比邻折简小奚催。
yìn chuāng hán yuè xiǎo qián bái, xún hè chūn yú tiān jì huí.
印窗寒月晓前白,寻壑春舆天际回。
zhǎn miàn lǜ fú xīn zhǎn yè, zhàng tóu huáng ài bàn féi méi.
盏面绿浮新展叶,杖头黄碍半肥梅。
zhī jūn zì sǎo sōng jiān jìng, gǔ jǐn hé fáng cǐ dì kāi.
知君自扫松间径,古锦何妨此地开。

“古锦何妨此地开”平仄韵脚


拼音:gǔ jǐn hé fáng cǐ dì kāi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