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南国升南省”出自唐代齐己的《寄倪署郎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ìn wén nán guó shēng nán shě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近闻南国升南省”全诗:风雨冥冥春闇移,红残绿满海棠枝。
帝乡久别江乡住,椿笋何如樱笋时。
海内擅名君作赋,林间外学我为诗。
近闻南国升南省,应笑无机老病师。
《寄倪署郎中》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雨冥冥春闇移,
红残绿满海棠枝。
帝乡久别江乡住,
椿笋何如樱笋时。
海内擅名君作赋,
林间外学我为诗。
近闻南国升南省,
应笑无机老病师。
译文:
风雨茫茫,春天黯淡移动,
红花凋谢,绿色充满海棠枝。
离开皇宫久别江乡住,
炮根笋与樱花笋相比如何。
你在国内有盛名作为赋诗家,
我在山林中学你写诗。
最近听说你升官到南省,
你应该嘲笑我这个机缘不佳、老病痛的教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齐己写给倪署郎中的寄语,表达了友谊和自省之情。
诗的第一句“风雨冥冥春闇移”描绘了春天的暗淡和风雨交加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苦闷。接下来的两句“红残绿满海棠枝,帝乡久别江乡住”暗示了诗人离开京城,久居江乡的心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椿笋何如樱笋时”通过比较椿芽和樱花芽的生长状况,暗示了时间的不停流逝,让人感叹时光荏苒。
接下来的两句“海内擅名君作赋,林间外学我为诗”表达了诗人对倪署郎中在文学上的造诣的赞许,同时也自嘲了自己在倪署郎中面前的渺小。
最后两句“近闻南国升南省,应笑无机老病师”反映了倪署郎中得到晋升,而自己却没有取得成就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自嘲。
整首诗以对比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生活的思考,同时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命运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命运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苍凉和哀思。
jì ní shǔ láng zhōng
寄倪署郎中
fēng yǔ míng míng chūn àn yí, hóng cán lǜ mǎn hǎi táng zhī.
风雨冥冥春闇移,红残绿满海棠枝。
dì xiāng jiǔ bié jiāng xiāng zhù,
帝乡久别江乡住,
chūn sǔn hé rú yīng sǔn shí.
椿笋何如樱笋时。
hǎi nèi shàn míng jūn zuò fù, lín jiān wài xué wǒ wèi shī.
海内擅名君作赋,林间外学我为诗。
jìn wén nán guó shēng nán shěng, yīng xiào wú jī lǎo bìng shī.
近闻南国升南省,应笑无机老病师。
拼音:jìn wén nán guó shēng nán shěng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三梗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