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闻风淅淅”出自宋代赵蕃的《骤寒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ín wén fēng xī xī,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频闻风淅淅”全诗:一晴疑尚暑,一雨顿能寒。
气候从兹变,病躯那得安。
频闻风淅淅,不风日团团。
附火贪新燎,添衣怯带宽。
《骤寒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骤寒二首
一轮明月高悬天,疑尚暑气未消散。
忽然秋雨纷纷至,顿时严寒入人间。
气候突然发生变化,病弱的身躯何处安然。
时常听见风声淅淅,不见阳光照耀团圆。
添火取暖追求新的燃烧,穿衣增添怯生生的温暖。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现象来表达人情,并通过气候的变化揭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诗中的明月和尚未散尽的暑气,给人一种炎热的感觉;而突然降临的秋雨,则带来了寒意。气候的突变与作者体质的脆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了人类的渺小和无奈。诗中的风声和缺席的阳光,进一步突出了寒冷的气氛,也暗示了生活的困顿和无望。
作者在诗中不断追求新的火源和温暖的衣物,表达了人们为了生存和舒适而不断努力的本能。这种怯生生的温暖,既体现了对冷的恐惧,也映射出人们对生活的期待和对希望的追求。
总的来说,《骤寒二首》通过描绘气候的变化,展示了人们在寒冷中的无奈和追求温暖的渴望。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对比手法,传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抱负,给人以深思。
zhòu hán èr shǒu
骤寒二首
yī qíng yí shàng shǔ, yī yǔ dùn néng hán.
一晴疑尚暑,一雨顿能寒。
qì hòu cóng zī biàn, bìng qū nà de ān.
气候从兹变,病躯那得安。
pín wén fēng xī xī, bù fēng rì tuán tuán.
频闻风淅淅,不风日团团。
fù huǒ tān xīn liáo, tiān yī qiè dài kuān.
附火贪新燎,添衣怯带宽。
拼音:pín wén fēng xī xī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二锡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