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情岂谓更萧条”出自唐代戎昱的《成都元十八侍御》,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o qíng qǐ wèi gèng xiāo tiáo,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交情岂谓更萧条”全诗:不见元生已数朝,浣花溪路去非遥。
客舍早知浑寂寞,交情岂谓更萧条。
空有寸心思会面,恨无单酌遣相邀。
骅骢幸自能驰骤,何惜挥鞭过柞桥。
成都元十八侍御,指的是元稹,他在唐代担任过成都的官职,所以被称为成都元十八侍御。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不见元生已数朝,
浣花溪路去非遥。
客舍早知浑寂寞,
交情岂谓更萧条。
空有寸心思会面,
恨无单酌遣相邀。
骅骢幸自能驰骤,
何惜挥鞭过柞桥。
元稹离开成都已经数朝了,
离开成都的路并不遥远。
客人早已知道这个住处多么寂寞,
交情不再像过去那样热络。
虽然心中盼望会面,
却遗憾没有机会单独相聚。
骏马虽然可以快速驰骋,
但也不必追求过分匆忙,
挥动鞭子飞过柞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了作者戎昱对元稹离开成都的思念之情。元稹离开成都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路途并不遥远,但他的离开使这个住处变得寂寞,交情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亲密。作者心中希望能与元稹会面,但遗憾的是没有机会单独相聚。最后几句诗中,作者提到骏马可以快速驰骋,但也并不需要过分追求匆忙,通过挥动鞭子飞过柞桥的描写,表达了对元稹的追思和祝福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用词简练,通过对元稹离开后的种种感受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谊、别离的感慨和对往事的留恋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最后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时光荏苒,人事已非,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chéng dū yuán shí bā shì yù
成都元十八侍御
bú jiàn yuán shēng yǐ shù cháo, huàn huā xī lù qù fēi yáo.
不见元生已数朝,浣花溪路去非遥。
kè shè zǎo zhī hún jì mò,
客舍早知浑寂寞,
jiāo qíng qǐ wèi gèng xiāo tiáo.
交情岂谓更萧条。
kōng yǒu cùn xīn sī huì miàn, hèn wú dān zhuó qiǎn xiāng yāo.
空有寸心思会面,恨无单酌遣相邀。
huá cōng xìng zì néng chí zhòu, hé xī huī biān guò zhà qiáo.
骅骢幸自能驰骤,何惜挥鞭过柞桥。
拼音:jiāo qíng qǐ wèi gèng xiāo tiáo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戎昱(约744年一800年),荆南(荆州区)人。年轻时考进士落榜,于是纵情游览天下名城。他飘落导域,十分怀念家乡,曾作《长安秋夕》诗:“昨霄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又有《云梦故城秋望》:“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广德元年(763年),颜真卿将节度荆南,邀戎昱为幕宾,后因事未成行。大历三年(768年)杜甫到荆州,戎昱与他在诸宫会见,结为挚友。
戎昱的诗歌创作,对社会矛盾有相当深刻反映。《塞下曲》6首、《苦哉行》5首、《入剑门》等都是情感真挚,充满现实主义的作品。他的诗歌反映了同情人民,忧虑国事的思想感情,传为千古名篇。《苦辛行》、《咏史》、《塞上曲》抨击玩弄权术的贵族和苟且偷安的朝臣,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艺术风格以沉郁为主,兼有雄放、哀婉、清新的特色。《唐音葵签》卷三十六称赞:“戎昱之于杜甫,尤其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