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愧不如昔”出自宋代赵蕃的《呈刘子卿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ǒ kuì bù rú xī,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我愧不如昔”全诗:往自清江别,于今近十年。
依僧聊避暑,扔节会朝天。
我愧不如昔,公乎真过前。
政规期断手,明本已终篇。
《呈刘子卿四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呈刘子卿四首
往自清江别,
于今近十年。
依僧聊避暑,
扔节会朝天。
我愧不如昔,
公乎真过前。
政规期断手,
明本已终篇。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刘子卿的思念之情,并通过四首诗来表达不同时期的心情和境遇。
首先,第一首诗描述了作者与刘子卿分别的情景。作者告诉读者,他离开了清江已有近十年的时间了,暂时寄身于僧舍以避暑。这里的清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离别之情,清江既是地名,也隐含了对纯洁、清澈的向往。
接着,第二首诗中,作者提到了与刘子卿的相聚。作者抛开俗世的琐事,与刘子卿相约,在某个节日共同拜访天堂。这里节日的意象可以表示友情的特殊纽带,而朝天则象征着追求高尚的理想。
第三首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刘子卿的羡慕和自愧不如。作者承认自己无法与刘子卿相比,感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品德无法与刘子卿相媲美。
最后,第四首诗中,作者提到政治和规则的局限。作者表示自己对政治和规则的失望,暗示了对现实的不满和理想的追求。明本已终篇则可能指明作者对明朝的期待与失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友情、离别、思念、理想和现实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情绪。它同时呈现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向往,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社会现状的反思。
chéng liú zi qīng sì shǒu
呈刘子卿四首
wǎng zì qīng jiāng bié, yú jīn jìn shí nián.
往自清江别,于今近十年。
yī sēng liáo bì shǔ, rēng jié huì cháo tiān.
依僧聊避暑,扔节会朝天。
wǒ kuì bù rú xī, gōng hū zhēn guò qián.
我愧不如昔,公乎真过前。
zhèng guī qī duàn shǒu, míng běn yǐ zhōng piān.
政规期断手,明本已终篇。
拼音:wǒ kuì bù rú xī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