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水东西”出自唐代刘长卿的《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馀干后溪》,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ūn cǎo shuǐ dōng xī,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春草水东西”全诗:迹远亲鱼鸟,功成厌鼓鼙。
林中阮生集,池上谢公题。
户牖垂藤合,藩篱插槿齐。
夕阳山向背,春草水东西。
度雨诸峰出,看花几路迷。
何劳问秦汉,更入武陵溪。
《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馀干后溪》是唐代刘长卿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主要描述了作者陪同郑中丞自宣州解除官印后在溪边与亲戚们共饮的场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来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烦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的内容并不复杂,但通过作者细腻的描写,给人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下面是诗的中文译文和诗意赏析:
中文译文:
离新解印归来后,我陪同郑中丞来到了一处名叫馀干后溪的地方。
这里有着古老远离尘嚣的鱼和鸟,
让人感到身世的渺小。然而就是在这里
郑中丞已不再关心功名,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林间,我们聚集在一起,交谈朋友,分享快乐。
在池塘边,我们仰望着谢公题写在墙上的字,
思考着生活和人生的意义。
门窗上垂下了藤蔓,栏杆上插满了鲜艳的木槿花。
夕阳透过山林,映照在我的背后,
而春草随风摇曳在水边。
我不禁赞叹着大自然的美景。
雨过后,群山慢慢露出了脸色,
而我眼前的花丛却让人迷失了方向。
我感到旧时的辉煌已经不再重要,
而是更愿沉浸于这片武陵溪水的美景之中。
诗意和赏析:
刘长卿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活动的描述展现了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烦和对自然的向往。诗的前两句“迹远亲鱼鸟,功成厌鼓鼙。”表达了在溪边远离尘嚣的感受,表明了作者厌倦功名利禄的生活。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作者在馀干后溪与亲戚一起的聚会,强调了友情和欢乐的重要性。最后几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舒适宁静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fèng péi zhèng zhōng chéng zì xuān zhōu jiě yìn, yǔ zhū zhí yàn yú gàn hòu xī
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馀干后溪
jī yuǎn qīn yú niǎo, gōng chéng yàn gǔ pí.
迹远亲鱼鸟,功成厌鼓鼙。
lín zhōng ruǎn shēng jí, chí shàng xiè gōng tí.
林中阮生集,池上谢公题。
hù yǒu chuí téng hé, fān lí chā jǐn qí.
户牖垂藤合,藩篱插槿齐。
xī yáng shān xiàng bèi, chūn cǎo shuǐ dōng xī.
夕阳山向背,春草水东西。
dù yǔ zhū fēng chū, kàn huā jǐ lù mí.
度雨诸峰出,看花几路迷。
hé láo wèn qín hàn, gèng rù wǔ líng xī.
何劳问秦汉,更入武陵溪。
拼音:chūn cǎo shuǐ dōng xī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八齐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