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客停桡太守知”出自唐代许浑的《舟行早发庐陵郡郭寄滕郎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ǔ kè tíng ráo tài shǒu zh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楚客停桡太守知”全诗:楚客停桡太守知,露凝丹叶自秋悲。
蟹螯只恐相如渴,鲈鲙应防曼倩饥。
风卷曙云飘角远,雨昏寒浪挂帆迟。
离心更羡高斋夕,巫峡花深醉玉卮。
舟行早发庐陵郡郭寄滕郎中
楚客停桡太守知,
露凝丹叶自秋悲。
蟹螯只恐相如渴,
鲈鲙应防曼倩饥。
风卷曙云飘角远,
雨昏寒浪挂帆迟。
离心更羡高斋夕,
巫峡花深醉玉卮。
中文译文:
楚客停船,太守负责,我担心露水凝结在红叶上,象征着秋天的悲伤。在这里,我只担心相如会口渴,蟹螯只恐相如口渴难忍。应该防止鲈鱼和鲙鱼挨饿。风卷起早晨的云彩,船角向远方飘荡,雨昏起飞的浪花白白浪费了时间。离开心情更羡慕高斋斜阳的景色。巫山峡谷中的花朵浓郁,让我们陶醉于美酒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诗人许浑乘船航行的情景,并融入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楚客的身份停船,太守负责船的行进,展现了他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和担忧。他唤起了对秋天的思念和悲伤,将秋叶上的露水比作眼泪,以此表达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此同时,诗人也象征性地提及了相如、蟹螯、鲈鲙等元素,这些都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用以描绘生活的困境和难题。在描绘自然景色方面,诗人通过描绘早晨的云彩、飘荡的船角,以及飞溅的浪花,有效地营造了船行的逼真感受。最后两句描绘了高斋斜阳和醉玉卮,以此强调对离开心情的向往和对美酒花深中的陶醉。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表达。
zhōu xíng zǎo fā lú líng jùn guō jì téng láng zhōng
舟行早发庐陵郡郭寄滕郎中
chǔ kè tíng ráo tài shǒu zhī, lù níng dān yè zì qiū bēi.
楚客停桡太守知,露凝丹叶自秋悲。
xiè áo zhǐ kǒng xiàng rú kě,
蟹螯只恐相如渴,
lú kuài yīng fáng màn qiàn jī.
鲈鲙应防曼倩饥。
fēng juǎn shǔ yún piāo jiǎo yuǎn, yǔ hūn hán làng guà fān chí.
风卷曙云飘角远,雨昏寒浪挂帆迟。
lí xīn gèng xiàn gāo zhāi xī, wū xiá huā shēn zuì yù zhī.
离心更羡高斋夕,巫峡花深醉玉卮。
拼音:chǔ kè tíng ráo tài shǒu zhī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从总体上说,许浑缺乏对现实的自觉关注与刚健高朗的性格,追寻旷逸闲适、逃避社会的思想在他诗中显得更特出。所以,尽管他也写过不少咏史诗,如“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鹜占浅莎”(《姑苏怀古》),“行殿有基荒荠合,陵园无主野棠开”(《凌歊台》)之类,但他在叹息的同时并没有批判意味,而是情绪更偏于消沉,一味哀叹岁华变迁,给人以灰暗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他更大量地写的是消极恬退的闲适诗。
从艺术角度来看,正因为他反复咏叹个人境遇和描写闲适的生活,诗的内容很单调,虽然技巧娴熟,意境却容易重复。像“扣舷滩鸟没,移棹草虫鸣”(《送同年崔先辈》),“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忆长洲》),这种以鸟禽虫鱼来点缀的句子单独地看还不错,写多了就成了俗套,后人所谓“许浑千首湿”(《苕溪渔隐丛话》引《桐江诗话》)的说法,就是对他总是重复地用“水”、“雨”之类景物构成诗境的讽刺。
许浑以登临怀古见长。名篇如《咸阳城东楼》、《金陵怀古》、《故洛城》、《途中寒食》、《凌□台》,追抚山河陈迹,俯仰古今兴废,颇有苍凉悲慨之致。但往往限于伤今吊古,别无深意,读多难免有落套之感。其宦游、寄酬、伤逝诸作,亦时有佳句,如“马上折残江北柳,舟中开尽岭南花”(《暮宿东溪》),“两岩花落夜风急,一径草荒春雨多”(《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都能在写景中托寓情思,婉丽可讽。而意境浅狭,气格卑弱,是其通病。另外,许浑是《清明》一诗的作者,由于南唐编《千家诗》时出错,导致《清明》一诗的作者至今仍误传为杜牧,在此改正。
其诗现存 500首左右,无一首古体。近体以五、七言律诗居多,圆稳工整,属对精切,致有“声律之熟,无如浑者”(田雯《古欢堂集·杂著》)的赞语。 但也有人批评他“专对偶”、“工有余而味不足”(方回《瀛奎律髓》)。一般说来,他的警句常出现在第二联,如“溪云初起日沉阁(一作“谷”),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故洛城》),而到后半篇往往流于平沓,各首间句意也时见复出。他喜欢将律句三字尾的声调改为“仄平仄”对“平仄平”,以显示拗峭变化,为后人所仿效,称作“丁卯句法”。
《丁卯集》2卷,有明汲古阁刻本及《四部丛刊》影印的影宋写本。涵芬楼影印宋蜀刻本,题名《许用晦文集》,多拾遗2卷。《唐诗百名家全集》本所收,则于正集2卷外,有续集1卷,续补1卷、集外遗诗1卷,较为完备。《全唐诗》析为11卷,有相当数量诗篇与杜牧及他人诗作重见互出。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