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矗九霄间”出自宋代阳枋的《过九江望风庐山雪一峰和全父弟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ào chù jiǔ xiāo jiā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皓矗九霄间”全诗:阻风桑落洲,悠然见庐山。
白雪满莲峰,皓矗九霄间。
新晴破积阴,天定豁开颜。
玩图仰斯人,怀古涕潸潸。
淮拟进扁舟,蹑屐登螺鬟。
饱谙风月归,庶几虚还。
《过九江望风庐山雪一峰和全父弟韵》是宋代阳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阻风桑落洲,悠然见庐山。
在风雨交加的洲岛上,我静静地望着庐山。
白雪满莲峰,皓矗九霄间。
白雪覆盖了庐山的峰巅,高耸入云霄之间。
新晴破积阴,天定豁开颜。
新晴的天空驱散了积压的阴云,天地间一片明朗。
玩图仰斯人,怀古涕潸潸。
我仰望图画中的先贤,怀念古人的事迹,不禁泪水涟涟。
淮拟进扁舟,蹑屐登螺鬟。
我打算乘船驶向淮水,踏着细小的屐鞋登上螺鬟山。
饱谙风月归,庶几虚还。
我对于风景和月色已经非常熟悉,但最终还是要归于虚无。
这首诗描绘了阳枋对庐山雪景的赞美和自己的感慨。诗人站在九江的岸边,远眺庐山,庐山白雪皑皑,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壮丽的景象。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庐山之上,天空也恢复了晴朗,给人一种开朗愉悦的感觉。诗人在欣赏庐山之余,也怀念古人的风采和事迹,感叹时光荏苒,自己的生命也如同风云变幻一般。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风景和世事的深刻洞察,归结为一种虚无的归宿。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雪景和诗人的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同时,表达了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怀念,以及对于人生归宿的思索。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guò jiǔ jiāng wàng fēng lú shān xuě yī fēng hé quán fù dì yùn
过九江望风庐山雪一峰和全父弟韵
zǔ fēng sāng luò zhōu, yōu rán jiàn lú shān.
阻风桑落洲,悠然见庐山。
bái xuě mǎn lián fēng, hào chù jiǔ xiāo jiān.
白雪满莲峰,皓矗九霄间。
xīn qíng pò jī yīn, tiān dìng huō kāi yán.
新晴破积阴,天定豁开颜。
wán tú yǎng sī rén, huái gǔ tì shān shān.
玩图仰斯人,怀古涕潸潸。
huái nǐ jìn piān zhōu, niè jī dēng luó huán.
淮拟进扁舟,蹑屐登螺鬟。
bǎo ān fēng yuè guī, shù jī xū hái.
饱谙风月归,庶几虚还。
拼音:hào chù jiǔ xiāo jiān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仄韵) 去声十六谏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