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公台上送入日”出自宋代赵蕃的《示表弟沈见可》,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éi gōng tái shàng sòng rù r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裴公台上送入日”全诗:裴公台上送入日,道乡台上看出云。
穷居逼仄不屡到,拄杖容与能平分。
江湖鹤发叹老我,道路茧足嗟夫君。
画手政自难隃度,诗里还嫌异所闻。
归来客去雨亦作,此故未易轻谈云。
《示表弟沈见可》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裴公台上送入日,
在道乡台上看出云。
穷居逼仄不屡到,
拄杖容与能平分。
江湖鹤发叹老我,
道路茧足嗟夫君。
画手政自难隃度,
诗里还嫌异所闻。
归来客去雨亦作,
此故未易轻谈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赵蕃对表弟沈见可的思念之情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人站在裴公台上,目送太阳西沉,远眺乡间的云彩。诗人生活拮据,居住在狭小的环境中,很少有机会外出游览。他用拄着拐杖的姿态,表达了自己愿意与表弟平分天地的心愿。诗人看着江湖中年长的人们,他们的鹤发让他感叹光阴的流逝。诗人对于人生的道路充满了茧足和嗟叹,而对于绘画和诗歌,他还觉得自己有所欠缺,不敢妄自评价。当诗人归来时,客人又离去,雨水倾泻,这种变幻不定的情景使诗人觉得难以轻易谈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他情感的真挚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表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人生道路的迷茫。诗中的景象和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诗人通过裴公台和道乡台的对比,展现了自己的局促生活和对自由的向往。他站在高处眺望,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却又因为生活的困顿而难以实现。诗人用拄杖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愿意与表弟分享生活的心愿,这种情感流露出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
诗人对江湖中长者的描写,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己逐渐老去的担忧。他感叹时间的飞逝,意识到自己的年龄增长,与江湖中的长者一样,也会逐渐老去。诗人对自己的艺术创作充满了自我怀疑,他觉得自己的绘画和诗歌还未达到理想的境界,对于他所见所闻的异样,他也觉得自己难以表达。
最后,诗人描绘了归来时的情景,客人的来去和雨水的变化,使诗人感叹人事无常,生活的不确定性。这种变幻无常的情景让诗人觉得无法轻易谈论,也进一步强调了他内心对于这首诗词的研究,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分析和赏析。
《示表弟沈见可》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表弟沈见可的思念之情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观、人物描写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以裴公台和道乡台作为起始,描述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送行太阳西沉和远望云彩的情景。这里裴公台和道乡台可以理解为象征着不同的人生境遇,裴公台高大峻拔,可能代表着社会地位较高的人,而道乡台则显得平凡朴素。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和广阔世界的向往。
诗中还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他的居所狭小拮据,很少有机会外出游览,表现出穷居逼仄的生活状态。诗人用拄杖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愿意与表弟分享生活的心愿,以及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
在描绘江湖中鹤发的长者时,诗人抒发了对光阴流逝和自身逐渐老去的感慨。他看到江湖中长者的鹤发,暗示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生命的有限性,自觉到自己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
诗人对自己的艺术创作和人生感悟充满了自我怀疑。他认为自己的画才和诗才还未达到理想的境界,对于一些异于常人的感受和体验,他觉得自己难以通过绘画和诗歌来准确表达。
最后,诗人描述了归来时的情景,客人的来去和雨水的变化。这种变幻无常的情景使诗人感叹人事无常,生活的不确定性,也进一步强调了他内心深处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疑问。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描写和内心感受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亲情、友情、自由以及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感悟。诗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都很精炼,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引发读者对生活和人生的共鸣。
shì biǎo dì shěn jiàn kě
示表弟沈见可
péi gōng tái shàng sòng rù rì, dào xiāng tái shàng kàn chū yún.
裴公台上送入日,道乡台上看出云。
qióng jū bī zè bù lǚ dào, zhǔ zhàng róng yǔ néng píng fēn.
穷居逼仄不屡到,拄杖容与能平分。
jiāng hú hè fà tàn lǎo wǒ, dào lù jiǎn zú jiē fū jūn.
江湖鹤发叹老我,道路茧足嗟夫君。
huà shǒu zhèng zì nán shù dù, shī lǐ hái xián yì suǒ wén.
画手政自难隃度,诗里还嫌异所闻。
guī lái kè qù yǔ yì zuò, cǐ gù wèi yì qīng tán yún.
归来客去雨亦作,此故未易轻谈云。
拼音:péi gōng tái shàng sòng rù rì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