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胡蝶飞”出自宋代王炎的《拟古闺怨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shuāng hú dié fēi,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一双胡蝶飞”全诗:为郎缝春衣,春尽郎未归。
羞见庭下花,一双胡蝶飞。
《拟古闺怨三首》是宋代诗人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它以一种古典的文学形式表达了女子思念郎君的情感。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拟古闺怨三首》中文译文:
为郎缝春衣,
春尽郎未归。
羞见庭下花,
一双胡蝶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闺中女子为心爱的郎君缝制春衣的情景。春天即将结束,可是郎君却还未归来。女子羞怯地站在庭院中,看着庭下盛开的花朵,突然看见一对胡蝶在花间飞舞。
赏析:
《拟古闺怨三首》以简短的四句表达了女子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深沉。首句“为郎缝春衣”展现了女子对郎君的关怀和深情。她用自己的手艺为郎君缝制春衣,体现了她对他的爱和期待。第二句“春尽郎未归”表达了她对郎君归来的渴望,而春天的结束却增添了她心中的忧郁。接着,“羞见庭下花”一句描绘了女子羞怯的心情,她害羞地站在庭院中,不敢直视庭下盛开的花朵,仿佛在等待郎君的归来。最后一句“一双胡蝶飞”通过描绘胡蝶在花间飞舞,寓意着女子内心复杂的情感。胡蝶的飞舞既可能让她感到喜悦,也可能引起她更深的思念和忧伤。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内心深处对郎君的思念和期待。她的情感在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刻更加浓烈,同时也映衬出她的孤独和忧愁。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女子的情感,以及与自然景物的巧妙结合,展现了爱情的美丽和无奈。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情和女子内心的微妙变化,引发共鸣和思考。
nǐ gǔ guī yuàn sān shǒu
拟古闺怨三首
wèi láng fèng chūn yī, chūn jǐn láng wèi guī.
为郎缝春衣,春尽郎未归。
xiū jiàn tíng xià huā, yī shuāng hú dié fēi.
羞见庭下花,一双胡蝶飞。
拼音:yī shuāng hú dié fēi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